请注意,这是一份半成品文章。
为了博士毕业,我必须水两篇期刊文章,但是又不想在本专业内灌水,于是想写一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本文本来是打算在完成后花钱发在垃圾刊物上的。但很幸运,在我论文写完之前,成功地发出了一篇专业内文章,因此不必强逼自己自费把shit涂在墙上了。遂公开之。
清代中期(1720s~1820s)的西方社会中,电子乐器的早期尝试已经有所出现。这时期电子乐器概念在中国的传播大都难以考证,但从当时技术水平、贸易封闭和信息流通的限制来看,此时中国电子乐器无论在概念还是在产业上,基本是一片空白。因此,本文主张在中国被迫与世界重新连接(1840s)后,电子乐器才随着其他科学技术信息一起传入中国。
电子乐器概念的传入
从清末至民国初期的相关资料来看,电子乐器概念至少在晚清(1870s)就已经传至中国,这从电子乐器的整体发展历程来看,并不算晚,因为西方视角中最早的电子乐器之一电机钢琴(1867)诞生时间并不比这一时间点早多少。
晚清期间对电子乐器最早的一篇报道之一,可见于时代杂志《万国公报》。这篇报道描述了1874年在美国费城的一次电子音乐乐器的演示。在这次演示中,乐器在“无劳人耳足”的情况下便产生了音乐。从前后事件,报道中的电传音乐很可能是电气工程师以利沙·格雷在演示电传琴,这也是最早利用电磁激励原理产生乐音的尝试。
西国近来有电气唱曲歌,传数万里之音韵,已列诸前报,诚阳春白雪,可和之于流水高山。(?)电气之用人精益求精,现今枰棋传颂均倩一线之传也。现今美国费哩哋费,乃大都省会之区,即数年后启设博物会之地,有人新得一法,以电气弹琴,不用人指,如琴谱中之显明工尺之圈点,琴台上悉用金类饰之,因能接引电气。即从金类作成工尺上四合等字之圈点,处以铜线连达琴齿,以玻璃杯盛电气水。用时以电气牵动铜丝,音齿自能活动,声音字眼自然而出,曲调高低,无劳人之手足耳。且一电气可抚数处之琴,即远隔路途,亦能响应,且能各抚各调,词曲并不相同,如电气送信、煤气、燃灯之一法也,可谓至巧矣。西人然犹欲以电气作人声音,是不劳人之喉舌唇齿,又假电气以作之,将来作成抚琴不须人力度曲,不用人声,空空一屋而能一唱百和,真如唐句中“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哉!
——大美国事:电气抚琴,《万国公报》1874年第317期卷,20-21页
在中国人努力“开眼看世界”的时代,报道者对于电子乐器的正面态度可在措辞中窥见一二。事实上,无论是欧美国家人士还是中国人,维多利亚时代的传媒业对于这种新兴乐器形态的态度大都是一致的。报章向来习惯于传播新技术与新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展望基于科技与人类创造力的美好未来;人们为工业革命带来的电气力量而着迷,并为由此带来的许多电气发明感到激动。对于电子乐器,大多数赞美来自于人们对一个新奇玩意儿带来的新鲜感;但电子乐器也从此在事实上进入国人视野,并以一定的频率见诸大众刊物。
传媒中的电子乐器
20世纪开始,世界范围内的电子乐器动态已经在中国报刊中广泛出现。这些报道大多集中在美国、德国和苏俄等国家的相关成就。1923年,《上海总商会月报》中“工商新语”栏目报道了一种用于测试原声乐器音准的电动仪器,其原理与亥姆霍兹声音合成器原理基本相当;1935年,《新生活周刊》提到美国生产的一种音轮型电子乐器;同年,《时事月报》中提到了一种由苏俄发明家联合美国人合作制造的一种电子乐器乐器,不同的是,这种乐器基于光-电原理制成(次年,《民众之友》再次提及这项发明);1939年,《新科学》报道了哈蒙德(Hammond)发明的诺瓦创(Novachord)电风琴。但基本可以确定的是,此时各类电子乐器更多地只是读者心中的媒介想象。因为早期电子乐器性能不够稳定、体积过大不便运输,而中国本土又不具备电子元器件产能,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子乐器传入中国。早期刊物报道中,直到1947年,上海沪江大学才引入一台“电风琴”,而这台风琴属于电子乐器,还是单独的电力鼓风风琴,还存有疑惑。
与此同时,一些科学类期刊杂志也开始介绍电子乐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受到了读者的关注。1929年,《会报》名为王仲皋的作者简述了无线电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在此前后时间,美国社会“电传音乐”及其盈利模式被介绍到国内,但这些内容涉及的更多是乐器声音的传送,而不是乐器声音的产生。上海创办的刊物《电世界》在1948年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中利用氖灯(霓虹灯)电路,创造出类似笛子一样的声音,是早期刊物中最早揭示电子乐器电路原理的文章之一。这篇文章还受到台湾省读者的来函互动。接下来,电子乐器在广播电台中的应用开始为国内行业注意。1949年,台湾广播业行业杂志《台湾之声》介绍了世上世上最成功的的电子乐器之一——哈蒙德风琴(Hammond Organ),并对乐器的音色波形和电路构成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结语
可以看到的是,电子乐器理念在早期传入中国受到资本力量的极大驱动,这主要从两个方面得以体现:
第一,彼时投入量产和商业化生产的电子乐器大部分来自美国,这些报道中技术相对成熟的电子乐器都来自于美国,且已有用于当地音乐产业(如广播机构)的先例,这些电子乐器传入中国的背后实质上伴随着资本推动的,对音乐产业化进行改造的尝试。
第二,报章提及的各类电子乐器无一例外属于传统钢琴键盘类乐器,几乎未提及具有微分音色彩的先锋(avant-grade)电子乐器,如以拨弦和弓弦乐器类似的指板(fingerboard)乐器;或者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的非接触型乐器(如theremin)。在这一时期,西洋乐器和音乐体系在中国还属新鲜事物,而电子乐器在中国的传播往往需要更多前置基础。
总体来看,这些报道在描述新型电子乐器功能特点的同时,最终将观点落于音乐产业或传媒产业的应用中。而在探讨音乐议题的学术刊物中,完全没有检索到电子音乐及其概念的讨论和影子。这一结果体现出此时期中国电子音乐概念的传播往往聚焦于维系乐器制造和音乐产业进步,而不是将电子音乐会对已有音乐理念和音乐制作体系产生的影响,展现出了典型的保守特点。
但不可否认,晚清和民国期间在中国报纸杂志上出现的电子乐器相关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中国与世界在电子乐器和电子音乐方面的信息对等。在1949年以前,已经逐渐出现了技术性、对电子乐器生产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技术类文章,这些都为1949年以后中国电子乐器生产制造的尝试奠定了有利条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