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Helmholtz Sound Synthesiser [德国]Max Kohl

马克思·科尔的亥姆霍兹合成器(1905)

马克思·科尔的亥姆霍兹合成器(1905)

 

1905年:马克思·科尔公司的亥姆霍兹合成器(声音合成器)

马克思·科尔股份公司(Max Kohl AG)成立于 1876 年 3 月 14日,是一家以研制科学研究用的机械装置、电子仪器而知名的公司。该公司位于德国开姆尼茨市(Chemnitz)安德弗街(Andorfer Straße),生产的设备种类繁多,曾销往世界各地的大学和实验室,其中就包括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冯·亥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设计的声音仪器。马克思·科尔工厂位于开姆尼茨的工厂在二战期间被同盟军的炸弹摧毁,战后,大多数留存的设备被完整地转移到了苏联。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作为音乐理论生理基础的音感》(1870)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论作为音乐理论生理基础的音感》(1870)

亥姆霍兹合成器最初并不是一件乐器。正如他在影响了二十实际音乐理论家与乐器设计者的巨著《论作为音乐理论生理基础的音感》(1870)[1]一译《作为乐理的生理学基础的音调感受研究》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一种用于展示、分析复合音(complex sound)中泛频(overtone)[2]也即泛音。的仪器。亥姆霍兹使用他的另一个发明——亥姆霍兹共鸣器(Helmholtz resonance)成功地证明了复合音是由一组该基准音(fundamental note)的泛音组成的(比如,基准音为 440Hz G 音复合音是由 440Hz 以及频率为其整倍数——如 880Hz G音、1320Hz 以及 1760Hz——但音量不同的泛音组成的)。亥姆霍兹合成器通过电磁力驱使音叉震动(以产生纯音),再通过亥姆霍兹共鸣器产生泛音,产生的泛音则通过一种机械快门进行“过滤”。这台仪器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理解语音和元音的性质:元音受声道肌肉产生的泛音或“共鸣”的作用而成为彼此听起来不同的音响。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

 

马克思·科尔公司生产过多种结构的亥姆霍兹共鸣器,有些是一个铜球搭配手持音叉使用,有些则是通过电磁力驱动音叉震动。该公司 1985 年版本的共鸣器配备了 10 个音叉,对应的共鸣器则安装在一个尺寸为39½ x 29英寸的红木底座上。整个共鸣系统受一个大的水平主音叉提供的间歇性电流驱动,使用者通过一个小型象牙键盘操作,将电流输出到对应的电控音叉上。该仪器的键盘十分特别:它有4个八度的 ut 音(即唱音Do,C音),3个八度的 mi 音(E)以及3个八度的 Sol音(G)。该合成器可以叠加 10 种泛音音色,来发出多种元音的声音。

 

亥姆霍兹合成器的图片


参考资料:

http://www.bonhams.com/auctions/22247/lot/245/

http://www.hps.cam.ac.uk/whipple/explore/acoustics/rudolphkoenig/koenigsanalyzer/

http://www.sil.si.edu/digitalcollections/trade-literature/scientific-instruments/files/51637/index.htm

https://archive.org/stream/onsensationston00helmgoog#page/n2/mode/2up

– See more at: http://120years.net/helmholtz-sound-synthesiser-max-kohl-germany-1905/#sthash.9Wgtx8qd.dpuf

 

注释

注释
1 一译《作为乐理的生理学基础的音调感受研究》
2 也即泛音。

One Response to “ 1905年:Helmholtz Sound Synthesiser [德国]Max Kohl ”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