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保罗·凯托夫、朱利安·斯金尼、基诺·马里努兹·Jr的声音合成器
声音合成器(Fonosynth)是一台为罗马美国学院(American Academy in Rome)电子音乐工作室专门制造的大型电子管/晶体管工作室模拟合成器,由波兰裔意大利音频工程师保罗·卡托夫(Paul/Paolo Ketoff)设计制造,意大利作曲家小基诺·马里努兹·Jr(Gino Marinuzzi Jr.)提供音乐指导。
罗马美国学院电子工作室由美国作曲家、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电子音乐中心[1]格伦比亚-普林斯顿电子音乐中心(Columbia-Princeton Electronic Music … Continue reading联合创始人奥托·列宁[2]奥托·列宁(Otto Luening),1900.6.15,美国威斯康星密尔沃基~1996.9.2,纽约市建立。当时,哥-普电子音乐中心de 列宁作为客座音乐人,来到美国学院工作,为期一年:
“1958年春夏之交,奥托·列宁第一年来到美国学院期间,曾提议哥伦比亚大学的爱丽丝·M·迪岑基金会(Alice M. Ditson)出资购买一图书馆的现代音乐唱片,供音乐人使用。但1961年他再来到学院,进行为期六周的夏季访学时,他改了主意:他把(位于学院地下室的)‘听音室’变成了‘电子音乐工作室’的雏形。这间工作室最后配备了三台正弦波振荡器、一部弹簧混响单元、一个麦克风、一台安培(Ampex)立体声便携式磁带录音机以及一个混音台。再加上听音室原来就有的安培350单声道磁带录音机和广播/唱片播放机,这间听音室变成了一间可进行声音研究的实验室。1945~1946年,列宁第二次作为客座音乐人来到美国学院,为期一年,迪岑基金会在此期间资助购买了现有第一台电子音乐合成器,即‘卡托夫合成器’(Synket)[3]注意:卡托夫合成器在此处应该是声音合成器的讹误。。该乐器由保罗·凯托夫研发,他是罗马杰出的音频工程师,工作于罗马奇尼奇塔(Cinecittà)电影工作室。也正是凯托夫工程师,设计了最初的工作室以及工作室使用的8路调音台——因为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这间刚具雏形的工作室才能够正常运转起来。安装了卡托夫合成器以后,听音室立马变成了一个当时相当先进的高级电子音乐工作室,并为工作室的许多成员所用。工作室同时也为许多来访的美国(拉里·奥斯丁[4]Larry Austin、阿尔文·科伦[5]Alvin Curran等)、意大利音乐人(奥尔多·克莱门蒂[6]Aldo Clementi、莫罗·博尔托洛蒂[7]Mauro Bortolotti等)所使用。”
——理查德·特斯浩(Trythall)《“罗马音乐创作奖”史》(A History of the Rome Prize in Music Composition)
这期间(1950年代~60年代),许多美国先锋作曲家、音乐人在各类助学金赞助下来到罗马。这种现象的出现,一部分要因为美国政府:他们在战后掌握了主动权,需要向罗马(意大利)推销美国文化,重构罗马的文化生活:
“一栋栋摩天大楼拔地,一片片霓虹灯亮起,全球氤氲着这样一种观念——用声势淹没共产主义。”
——阿尔文·科伦《Soundings No. 10》,Soundings Press,Santa Fe, 1976
与罗马美国学院相涉的艺术家包括长笛演奏家弗雷兹·克拉伯(Fritz Kraber),单簧管演奏家杰瑞·科克布莱德(Jerry·Kirkbride),女高音琼·洛格(Joan Logue)和卡罗·普兰特姆拉(Carol Plantamura),小提琴家琼·卡里斯奇(Joan Kalisch)、钢琴家乔·若里诺(Joe Rollino)和保罗·舍夫特尔(Paul Sheftel),作曲家包括威廉姆·O·史密斯(William O. Smith)、约翰·伊顿(John Eaton)、
理查德·特斯浩(Richard Trythall)、约翰·海涅曼(John Heineman)、阿尔文·科伦(Alvin Curran)、弗里德里克·列夫斯基(Frederick Rzewski)、理查德·泰特尔鲍姆(Richard Teitelbaum)、艾伦·布莱恩特(Allen Bryant)、杰弗里·莱文(Jeffrey Levine)、乔尔·卡达比(Joel Chadabe)、杰罗姆·罗森(Jerome Rosen)、拉里·摩斯(Larry Moss)、拉里·奥斯汀(Larry Austin)等人。
声音合成器的制造工作完成于1958年,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许多外来的美国电子音乐人、作曲家(包括奥托·列宁、威廉姆·O·史密斯、乔治·鲍尔奇·威尔森[8]George Balch Wilson、理查德·特斯浩、阿尔文·科伦等人)都曾使用过它。这台乐器也被用来为意大利电影业配音、制作音效。这台合成器现收藏于德国慕尼黑乐器博物馆。
声音合成器的声音由12个正弦波振荡器和6个方波振荡器产生,每个振荡器配有独立的带通滤波器。振荡器音源产生的音频信号再由音频滤波器(2个八度滤波器、2个可选共振滤波器、1个门限滤波器)、2两个低频振荡器、1个脉冲发生器、白噪发生器、2个环形调制器和一个波型发生器(wave shape generator)进一步调制处理,最终决定音色的ADSR包络[9]即击键(Attack)、衰减(Decay)、延音(Sustain)、释键(Release)四种事件效果,四种效果基本组成了音色的包络特点。特性。最终产生的音频输入进一个18路调音台,经由单/立体声设备放大输出。
声音合成器通过一组与众不同的键盘进行演奏、控制。该键盘由6行x24个按键组成,可以进行等音(Enharmonic)或是微分音创作、表演。
声音合成器发明以后不久,1963年,卡托夫便着手制造了声音合成器的继任者——“卡托夫合成器”(Syn-ket,即“Synthesiser – Ketoff”的简写)。这是一台便携式的表演型乐器,音乐开发指导由约翰·伊顿等人完成。
个人简介:保罗·卡托夫(1921~1996)
波兰裔意大利电子音频工程师,曾任意大利RCA/罗马奇尼奇塔电影工作室(1964)、Fonolux后期制作公司(1957~1965)首席音响技术师。卡托夫曾设计发明了多种用于电影音乐制作的设备,包括动态音频压缩器、环形调制器、混响室、混响板等,还建立了一套新的音频后期标准。
受益于本时期音频、音效创作的影片包括《非洲部落》(Africa Adido,1966)、《茶花女》(La Traviata,1966)、《恶魔星球》(Terrore Nello Spazio,即Planet of the Vampires,1965)、《奇遇》(L’ avventura,1960)、《面包,爱情和理想》(Pane, amore e fantasia,1953)、《大力士和吕底亚女王》(Hercules Unchained,1959)等。
卡托夫收到委托,在1958年为罗马美国学院电子音乐工作室制造了他发明的第一台合成器“声音合成器”,后来又在1963年设计了一台更为紧凑的电压控制性表演乐器“卡托夫合成器”。卡托夫合成器曾于1964年美国音频工程协会(AES,即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会议上进行了展示。
卡托夫是意大利作曲家基诺·马里努兹·Jr的挚友。卡托夫的妻子是兰达·卡托夫(Landa Ketoff),她是《共和国报》(La Repubblica)的知名音乐评论人。
个人简介:基诺·马里努兹·Jr(1920.7.4,纽约~1996.11.8,意大利[拉齐奥]罗马)
基诺·马里努兹·Jr是意大利指挥家基诺·马里努兹的儿子,1920年其父访问美国期间,生于纽约。他曾在米兰音乐学院(Milan Conservatory)学习钢琴、作曲。毕业前夕,16岁的马里努兹创作了一系列早期作品,包括《协奏曲》(Concertino,钢琴、室内乐团作品)和多部钢琴作品。
1946~1951年间,马里努兹成为罗马歌剧院(Teatro dell’Opera)的助理指挥。1947年,马里努兹在西班牙完成首次演出,指挥了一场芭蕾舞音乐,此后便决定潜心于音乐创作。在此期间,马里努兹创作了许多电影配乐,在电子音乐领域十分活跃。1956年,他创立了“罗马交响乐团学院声学工作室”(Studio of phonology for the Roman Philharmonic Academy),后来,又与保罗·卡托夫、沃尔特·弗洛克斯(Walter Flocks)、弗兰科·埃万杰利斯蒂(Franco Evangelisti)、多梅尼科·古阿赛洛(Domenico Guaccero)、 圭多·古阿赛洛(Guido Guiducci)、艾基斯多·马克奇(Egisto Macchi)等人一起创立了R7试验研究组。
1943~1945年间,马里努兹曾被关押于纳粹集中营(战俘营 12-F,Stalag XII F;编号50914)。他以这段经历为基础,创作了作品《拉格歌》(Lager Lieder)。该作品结合了俄罗斯、乌克兰和吉普赛的流行曲风——这些曲风都是从狱友那里了解到的。
1956年,马里努兹在罗马交响乐团学院开办了第一间电子音乐实验室,并制造了最早的一台模块合成器“声音合成器”,用于创作电子音乐。该乐器由马里努兹和工程师朱利安·斯金尼(Julian Strini)、音频工程师保罗·卡托夫合作制造,1958年完成。
20世纪60~70年代,马里努兹曾一度致力于电影、剧院、广播电视配乐,直到80年代才又开始为乐团创作作品。50年代以来,马里努兹尤其活跃于电子音乐试验、研究领域,是这一领域的重要人物。
马里努兹是歌手、吉他手琼·马里努兹(Joan Marinuzzi)的父亲。
马里努兹参与的电影作品包括:《爱情小说》(Romanzo d’amore,1950),让·雷诺阿导演的《黄金马车》(Le Carrosse d’or,1952),维托里奥·科塔法维(Vittorio Cottafavi)导演的《霸王艳姬》(Ercole alla conquista di Atlantide),《I castrati》(1964)[10]未找到该电影的相关信息。——译者注、《吸血鬼星球》(1965)、《独一无二》(Matchless,1967)、电视剧《出生入死》(La piovra,1984)
参考资料:
http://www.suonoelettronico.com/synket_fonosynth_ketoff.htm
Exhibition of the ‘RAI Studio Of Phonology’, Milan, Italy
‘Music and Musical Composition at the American Academy in Rome’ edited by Martin Brody
A History of the Rome Prize in Music Composition * 1947 – 2006 * Richard Trythall Music Liaison American Academy in Rome January 1, 2007
注释
↑1 | 格伦比亚-普林斯顿电子音乐中心(Columbia-Princeton Electronic Music Center),即CPEMC,建立于1959年,是美国第一家电子音乐工作室,RCA合成器即为该工作室的设备。 |
---|---|
↑2 | 奥托·列宁(Otto Luening),1900.6.15,美国威斯康星密尔沃基~1996.9.2,纽约市 |
↑3 | 注意:卡托夫合成器在此处应该是声音合成器的讹误。 |
↑4 | Larry Austin |
↑5 | Alvin Curran |
↑6 | Aldo Clementi |
↑7 | Mauro Bortolotti |
↑8 | George Balch Wilson |
↑9 | 即击键(Attack)、衰减(Decay)、延音(Sustain)、释键(Release)四种事件效果,四种效果基本组成了音色的包络特点。 |
↑10 | 未找到该电影的相关信息。——译者注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