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哈里·奥尔森、赫伯特·比勒的RCA一代(MK I)、二代(MK II)合成器
20世纪50年代,美国无线电公司(RCA,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下文简称RCA公司)曾是美国娱乐产业巨头之一,其业务触角涉及唱片机、无线电等电子设备(军用、民用市场兼有,其产品之一就是美国版泰勒明琴)、唱片以及唱片音乐等等领域。50年代早期,RCA曾展开过一项颇为特别的研究,他们想通过分析上千张音乐唱片,来自动生成流行“金曲”:他们觉得,如果能够找到金曲之所以成为金曲的原因,他们就可以套用同样的“公式”来生成另一首流行金曲。该项目在进行过程中还产生了一些额外的研究成果,研究探索了降低录音(灌制唱片)成本的方法——一是使编曲过程自动化,二是使用电子合成音代替昂贵且“工会化”的乐团——一言以概之,降低成本的核心就在于,使用无错、无重录的方法,把乐谱直接变成唱片上的音乐。
于是,RCA指定当时公司的哈里·奥尔森(Harry Olson)、赫伯特·比勒(Hebart Belar)两位电子工程师,让他们制造一台能够完成上述复杂任务的仪器。研究过程中,就像电子音乐历史上经常出现的那样,他们无意间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可编程合成器之一——其前辈可追溯至1930年的基伍莱特-科普勒克斯琴以及1945年的哈纳特合成器。
他们发明的这台乐器就是 RCA 一代合成器(RCA Mark I)。这台合成器由许多巨大的模块组件组成,占据了当时哥伦比亚大学电子音乐中心[1]Columbia University’s Computer Music Center,今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电子音乐中心(Columbia-Princeton Electronic Music Center)。的一整间屋子。这台仪器实质上是一台模拟计算机,计算机唯一的输入设备是一台打字机式的键盘,编曲者使用二进制代码输入音符。
RCA合成器的输入键盘可将控制信息以打孔的方式记录到类似自动钢琴的纸带上,控制信息包括每个音符的音高、音色、音量和包络。虽然纸带输入技术看起来实在过于原始,但这一方式却仍能实现复杂的编曲工作。纸带上每个参数都由四列控制孔代表,这样一来,每个声音参数的调整范围都是16。纸带的移动速度是10cm/s,算下来,仪器的播放速度最快可达240bpm(拍/分钟)。时值较长的音符也使用单个孔表示,不同的是,长时值的音会使用一组机械装置启动延音,直到检测到最后一个孔后延音停止。音色的击键音头长度可在1ms~2s之间变化,衰减时间则为4ms~19s。在二代合成器上,音色效果器还加入了高通、低通滤波器,具备噪声、滑音、颤音、共鸣效果,合起来可产生数百万种不同的音色效果。
RCA合成器的声音是从一组真空管振荡器中生成的(一代合成器为12个,二代合成器为24个),同时最大发音数为4,可分配到不同的八度上。产生的声音可手动分配到不同的效果组件中——这一技术后来为60~70年代的模块合成器所使用。最终输出的声音信号一方面被输出到扬声器上用于监听,另一路则直接被录制到涂漆唱片(lacquer disc)上。通过复用、翻录(bouncing)唱片,最多可录制216轨声音。1959年,唱片录制装置被更实用的磁带录音机所替代。
似乎在第二代合成器制造出来时,RCA就已经放弃了他们最初那个探索“金曲公式”的研究。因为这台合成器的使用界面一点也不“音乐”,而且操作复杂,主流音乐家对它望而却步;但也正因如此,它吸引了新一代的“序列音乐人”(serialist composers),这些音乐人们将RCA合成器视若珍宝。
那些与“音乐事件”的各个方面相关联的功能已经十分多样。用最简单的话来说,音乐的每一个“原子”,即音符事件,都存在于一个五维音乐空间中。这五个维度分别是音调、音区(register)、动态(dynamic)、时值以及音色。这五个维度不仅定义了每一个音乐事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中,每个维度连续的参数值,构成了一个独立而合理的框架结构,而这一框架一般大都与其他维度所形成的框架保持平行一致。若不能感知、精确记住任何一个维度的水平,就会导致作品中音乐事件在音乐空间上失序;而改变其中一个音乐事件与作品里其他事件的关系,则会造成作品整体结构的歪曲…
无论对于音乐还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要让一般的听众、不了解的人对它们感到无聊和困惑?…为什么不承认当代音乐如果换个操作形式,可能早就到了今天的水平了呢?在以前,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无需太多准备,就能够理解大多数领域的成果,比如说数学、哲学、物理等领域;而现在,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先进的音乐,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优秀作曲家的学识和独创性。而对于那些在音乐上不如和其他领域一样精通的人,今天大概也很难再出现那种易于理解的艺术、科学成果了。
我在此斗胆提议,希望作曲家们为自己、自己的音乐做最后一件事:从公众、私人表演乃至电子媒介上立即、主动、全部地退出,真正消除音乐作品的公共、社会属性。这样一来,各个(音乐)领域之间的界限就会随之确定,而不会有任何分类上的争议,作曲家们也得以自由追求他们那专业主义创作的生活,而不是对不专业的听众妥协、炫耀。
但如果这样,你可能会怀疑,这样能够保证音乐人生存、保护他的创作吗?我的一个答案是,这正是大学为学者和科学家提供的环境。对于培养了众多经过专业训练、通识教育的现代作曲家的大学来说,他们理应为“复杂”、“高难度”、“有争议”的音乐提供一块自留地。
——米尔顿·巴比特[2]美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其成就主要在序列主义音乐、电子音乐两个领域。——译者注(Milton Babbitt)
在所有RCA合成器的使用者中,最出名的要属普林斯顿作曲家米尔顿·巴比特、查理斯·渥瑞宁(Charles Wuorinen)两人。其中,渥瑞宁曾于1968年使用RCA合成器创作了获得普利策音乐奖的《时代赞美诗》(Time’s Encomium)。
在60年代中,价格更低、更可靠的固态晶体管技术出现了,与之一同出现的,还有巴克拉(Buchla)、慕格系列合成器,相较之下,这些乐器的编程界面没有那么复杂。先进的RCA合成器因此受到冷落,逐渐遭到淘汰。到今天,也没有保留一台能够正常工作的样机。RCA一代合成器在20世纪60年代被拆解,部分零件被用来维修第二代合成器;第二代合成器仍旧保存在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音乐中心,但是无人维护,据说,合成器的成色状况不佳。这台合成器曾在70年代遭到毁坏,从那以后就几乎没有再用过。
RCA 一代、二代合成器图册
RCA曾随RCA合成器的说明册发行过一套45转的密纹唱片。这套唱片中有一段合成器基本性能特点的描述、演示;结束部分则是一段使用合成器“演奏”的一些知名流行歌曲、古典音乐的片段。
本站|来源链接 轨1:音乐合成-乐音的物理特性(7:13, 3.3 mb)
本站|来源链接 轨2:音乐合成-分步合成(1)(5:55, 2.7 mb)
本站|来源链接 轨3:音乐合成-分步合成(2)(4:37, 2.1 mb)
本站|来源链接 轨4:RCA音乐节选精编(1)(6:05, 2.8 mb)
本站|来源链接 轨5:RCA音乐节选精编(2)(3:28, 1.6 mb)
本站|来源链接 轨6:RCA音乐精选:巴赫赋格曲2号(Complete Selections-Bach Fugue No. 2)、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1号(Brahms Hungarian Dance No. 1) (4:47, 2.2 mb)
本站|来源链接 轨7:RCA音乐精选:圣善夜[Oh Holy Night(Adam)]、甜蜜的家[Home Sweet Home (Bishop)](6:42, 3.1 mb)
本站|来源链接 轨8:RCA音乐精选:史蒂芬佛斯特组曲[Stephen Foster Medley]、诺拉[Nola (Arndt)]、蓝天[Blue Skies](7:49, 3.6 mb)
参考资料:
http://www.jamesfei.com/pictures/pictures-rca/pictures-rca.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