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历程
我总觉得应该抽个时间晒晒自己学琴的历程。
七岁的时候我开始学电子琴。当时学琴的目的很简单,家里人都要上班,觉得我一个人在家对世界绝对是种威胁,但把那个年龄的我送到托儿所又完全高估了托儿所的民事范围,因此这种所谓乐器班绝对成为他们认为理想的安全场所之一。又加上被选中的艺术学校用了我们的地名作为冠名,显得相当金光闪闪,于是我就理所当然地开始了我的乐器学习旅程。
电子琴的学习真的比钢琴开心得太多,虽然要练指法,虽然要把12个大小调弹熟,但是这种机器能产生太多想得到的和想不到的声音。估计我当时第一次看到那台只有不到100个音色的电子琴时心里一定充满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标签,更何况那台琴还自带了20种自动伴奏和7首自动示范曲。大概当时是我第一次以一个出生于两次产业革命之后的人的身份感到骄傲。
其实照实来说当年的那段时间现在想起来并不难受,一是我对这种黑白相间的塑料玩具没什么抵触,二是因为一群差不多同龄的人也被他们明智的家长送到这样一个优雅的场所里进行熏陶,我们完全可以趁着一个工作日的午后在一起充分享受语言(而非音乐)的乐趣——说白了,就是我们白天一直在唠嗑。
其实学琴没有给我带来太大压力的深层因素,是因为老师很少批评我。倒不是因为我表现优异超群,而是因为老师一训我就哭,最后导致老师不敢再训。我也不知道当年我“一训就哭”反射弧为什么会如此发达,以至于老师脸色一黑我便会立刻“常含泪水”,最后,老师在我面前大概是连脸色都不敢变了。
于是这位悲催的老师就一直被我缠了七年。在学着电子琴的时间里,我真是体会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起起伏伏,因为这家金光闪闪的艺术学校从一家破产的国营机构遗址搬迁到了另一家国营机构的遗址,后来艺术学校从托儿所真的扩大了民事范围,变成了一所小学,再后来,我们的老师不再在里面教琴,我也跟着转战到她自己办的小班去学习。
现在用稍有智商的脑子想想,我的音乐品味绝对是被这种作坊式的音乐教学模式建立起来的:我最开始就抱着相当戏谑地想法接受了学琴的建议,又用相当戏谑的方式恐吓了老师,最后又相当戏谑地开始用琴自娱自乐——因此现在的我本身就相当戏谑:我会对古典音乐感兴趣,但是对流行音乐深恶痛绝,但是我却同时非常喜欢听各色所谓神曲,包括《思密达》《小白脸》之类的歌曲。因此当我每当听到《香水有毒》《那一夜》《QQ爱》《老鼠爱大米》等等之类当年洗脑一时的歌曲时,我总会暗自叹一口气,然后开心地哼起旋律。
如此三俗的我在三年级的时候接触了高端大气上档次而且彰显气质与人格的乐器之王——钢琴。学钢琴的目的也很简单:一是看起来钢琴的确更加有档次,二是另一家艺术学校的托儿质量看起来比电子琴那家要高。于是我就开始学钢琴了。教我钢琴的是当年天津上山下乡留在屯里的高阶老师,因此我就跟她一直学到高中之前。在这所高质量的托儿所里,没有太多跟别人交流的机会,每台钢琴都有独立的房间,和别人闲扯的客观条件就被消灭了;而且这位老师耳朵及其敏锐,只要听到我的琴房不出现该出的旋律、或者干脆不出声的时候,便会风风火火地走过来,对我施以语言上的压力。
其实我还真挺指望这位负责的老师能够真的让我走上音乐的正规,从此变成一个会乐器懂礼仪有文化的气质青年,可惜现在想想我的愿望还是落空了。虽然练过哈农、车尔尼、拜厄等等常见的钢琴教材,也学过不少古典曲目,但直到今天,我坐在钢琴前面的时候,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弹起这样的旋律:
“爱你思密达,恨你思密达,爱你恨你爱与恨的,思密达。”
——王麟《思密达》
那个时候,钢琴和我似乎都在叹气。我也在纳闷,如果不是真的没有那个基因,我是不是早该变成一个颇具气质的文艺青年了。
没想到写了这么多,却还一点没提到标题为什么说乐器和机器;那么下面我就开始说说,乐器和机器的问题吧。
(二)乐器和机器
所以我之前扯了那么多的蛋,只是为了为下面的论述做铺垫:
以绝对音体系作为旋律意识的人真的是大神。真的。
虽然我平常经常被扣上“喜欢黑人”的帽子,而且就在刚刚,我挤的牙膏从牙刷整体掉到了电脑上,我还是要说,用CDEFGAB记音而且只识五线谱的人,我是真心的羡慕、佩服。
我先从这点论述开始:学习古典乐器的人,学到的是一门艺术;而学习电子乐器的人,学到的只是一门技术。
学小提琴的人,学到了运弓、控制左手的技巧,还有小提琴的性格;学习长笛的人,除了学会气息的控制,还了解了长笛的脾气。吹口琴的人绝对吹不出钢琴的声音,弹钢琴的人也绝对弹不出吉他的调调——除非他用的是电子钢琴,而且,那台电子钢琴里还得有吉他的音色才行。
当然,上面的类比和暗喻绝对有着相当大的缺陷,但是我只是想借此说明,学习古典乐器,不仅学到的是演奏技巧,还有的就是每种乐器所特有的特质,可能是人格上的,也可能是非人格上的。
但电子琴,或说电子(而非电声)乐器却不是这样。就拿电子琴来说,你可以用一个长得像钢琴键盘的黑白键敲出任何的声音,只要琴里有这个音色。而且只要你想,只要足够有钱,买到足够高级的琴还可以发出几乎你想要的任何声音。
也许你还会觉得,电子琴最后出来的声音真的能以假乱真啊。如果这样,又有什么不好呢?但是,即使是以假乱真,他还是从喇叭里而非真的乐器里出来的——它是假的。古典乐器音色是连续而随机的,小提琴同一音上每次运弓产生的声音都可能不同,钢琴上每次敲键的力度都会让音色有些差别,但电子乐器就粗暴地把这些区别取消了——钢琴力度的变化被几层采样代替(即使有128层采样又能怎样呢?),小提琴的音色可能会更复杂——我承认现在有高级的音色把小提琴的采样做得以假乱真,但它依旧是播放出来而非演奏出来的,而播放出来的声音永远只能接近原声而非等于原声:用装蛋的话说,这种声音丧失了他的语境。
若还是不能认同我如此偏激的看法(我承认这点的确很偏激),那么我还是需要从所谓“科学的角度”再次为我的论述添加一个论据:音乐研究中有证实不同声波对于人类情绪的影响;音乐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也对此有证实。而现代录音设备中,即使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高保真录音也不可避免地要去掉部分频段,而且既然提到“录音”,就永远有“采样”和“频率”一说——这么一来,即使是高保真,相对于原声乐器也永远是失真的。
电子琴还有另一个可怕的功能,叫做“移调”。玩过电子琴的人都知道,这东西可以把琴上的白键变成任何绝对音高上的“哆来咪”,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工具的确是实用至极,但她有一个致命的、无法避免的问题——长时间使用电子琴这部机器进行“移调”的人,久而久之会变成“弱智”:这是个大事。
我这么说依旧是耸人听闻,而且我并没有停止这种耸人听闻的打算。为什么说会形成弱智?我可以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中国音乐家协会的业余考级教材(99版黄皮书)从一级考级开始,就在前面的音阶练习中加入了琶音和和弦练习,内容也简单:和弦无非是主和弦、上下属音的转位,琶音也只是大小和弦的分解罢了——这种考试内容似乎一直持续到七级之前,这可能就造成了相当奇怪的思维,即认为一切音乐都可以用C、F、G、Am或者其他音高下的对应和弦来解决,而移调功能又无疑加深了这种想法。这种想法把现代音乐体系下十二个全音阶之间的关系(我并非指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全都割裂开来了——C调下E和弦的运用会产生什么效果?Cm7(-5)又是什么意思?——没有人给过我这些问题的答案,直到我翻开一本最基础的乐理书籍之后,也不能把那种感性的理解改写成文字,与别人交流。
电子琴还会造成精通任何乐器的假象。这里我一定要拿自己开炮:如果在2012年前你听到我和别人高谈阔论我如何喜欢小提琴的质地、感觉与做工精良时,那我一定是在说谎——在此之前我绝对没碰过小提琴:也许见过,但绝对没摸过,也没听过活生生的小提琴在我面前运弓作响。学电子琴的人总会有这么一种错觉:既然我从电子琴里听到了这种乐器的声音,那我就一定已经见过了这种乐器,而且可以用电子琴去演奏这种乐器。别傻了!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们还要交响乐团做什么?在交流乐器时,我从始至终一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说谎者:我真的分不清我到底是掌握了这种乐器,还是掌握了这种乐器的声音;而且虚荣心作祟,我还总是会装成一副“哦,我早就见过了”的嘴脸。
我把电子琴贬斥得这么低下,一定会让一些人感到不满。但我还是想说:既然我是学电子琴出身的,我对此应该有微小的表达权。我不否认电子琴这种乐器(机器?)的重大意义。电子琴是工业体系下的产物,她对于工业化的作曲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已经是既定事实,去强制要求花几个月的时间去准备乐团、录制唱片的确是件不现实的事情,而且现在电子乐器的声音效果乍一听和真的乐器差别也真的不大,既然带来了类似的享受,我们就应该去享受。只是电子琴毕竟不是钢琴、竖笛、吉他,试图用电子琴取代原声乐器的意图太重,让人产生恐惧。
二来,我也从不否认电子琴对于培养乐器协调感有着重要作用。我记得家里那台旧YAMAHA电子琴的说明书已经快被我翻烂了,那本厚厚的双语说明书上扉页就写着一些夸大其辞的功能简介——和现在的其他产品一样:“本琴具有着强大的自动伴奏,演奏起来犹如真实的乐队”。我也一度怀疑为什么这台琴里的乐队和我现实中见到的乐队差别那么大,长大后我终于明白了:县城里常见的婚礼乐队,也就只有一架爵士鼓、一台电子琴和一把吉他而已,这和真正的“乐队”是没法比的;这点我真的要谢谢这台电子琴,是她树立了我正确的“乐队观”,让我不致掉进“动次大次”的怪圈。
我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恰当的比喻,以用在“电子琴”上:电子琴就是一本相册,照片只能给你回忆,或者部分的感受,但相片里真正的人和物,绝对不在相册中。学习电子琴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在学习这台机器的操作之前,学习下最起码某古典乐器的一点点技巧是不是可以呢?妄图通过学习电子琴掌握所有乐器的心态,只能被看作是“多快好省”的“大跃进”,在我看来,这是弊大于利的。毕竟,电子琴是一部电路组成的机器,而古典乐器是由思想和木材、钢线组成的乐器。乐器之所以称为乐器,绝对不止是因为它会响。
因此,类似的结尾要这么写:如果我的孩子学了某样古典乐器,我一定会很高兴;但如果孩子最终还是更喜欢电子琴,我也不会阻止,最多也就是哭笑不得:这孩子气质随他爹了,没招啊。
非常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