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标准

1935年:Jowiphon [德国]Hans Joachim Winckelmann

1953年: 汉斯·约阿希姆·温克尔曼的约温琴

20世纪20至30年代,德国出现了几种光学合成(光电)设备,约温琴(Jowiphon)便是其中之一。约温琴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单音电子管乐器,利用手持光源操作进行演奏。当光源照射到硒光电电池时,将触发真空管产生可听阈内的电压波动。约温琴的结构与沃利亚·萨拉加(Wolja Saraga)于1930年前后,在柏林海因里希·赫兹振荡器研究所(Heinrich-Hertz Institut Für Schwingungsforschung)设计的乐器高度相似。

“但是,当时最令人称奇的就是我那时和一个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他是一位电气大拿(radioing-meur),给我展示了一台设备。这台设备与泰勒明琴十分相似,但乍一眼看上去,比泰勒明琴更令人感到惊异。他带我进了一间黑屋,黑屋中有一束光线——而且你听,不知道在哪个位置安装的扬声器,整传出与泰勒明琴非常相似的声音。同样,在米勒敏(Mirmein)的朋友解释它的技术原理前,我只能说这个场景可谓是奇迹。
 
将光电电池暴露在闪光灯泡(flashlamp)前,就可以产生电流;电流可以通过某种方法转换为声音震动,一个另外的例子就是泰勒明琴。越多的光线接触到光电池,暴露的程度越高,电流就会越强,声音也会更高。这些东西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要把这些遥远的理论知识集成到一个极其实用的物件上,却需要大量的知识。发明者创造的这种‘卓温琴’音色,据说跟泰勒明琴很像,但是相对更像小提琴或大提琴。但是你可以很容易地用乐器创造像贝斯那样的低音,或是像短笛那样的高音。和泰勒明琴一样,卓温琴的音色和音量也可任意调整。
 
演奏卓温琴这类乐器,不会比演奏其他乐器更难。这类乐器唯一的缺憾大概是速度更快会产生更多问题。正如发明者所解释的那样,卓温琴和大多数乐器类似,是单音的(unanimous),也可以制造成像管风琴那样的复音乐器。这类乐器没有广为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德国,电唱琴和特劳特温琴这两种乐器的制造工艺已臻完美。
 
威尔林电唱琴的演奏方式和大钢琴相似,还可切换调整到6种音色。特劳特温琴是单音乐器,通过按压金属弦接触金属导轨进行演奏。在这台乐器上,改变音色的能力已经达到高度完美,你可以利用乐器知道单簧管或是短笛的低音或高音。四台特劳特温琴就能演奏完整的弦乐四重奏。除此之外,它还能产生具有惊人效果的新奇声音。当听到第一首以太音波音乐结束后,我我感受到了令人称其的魔力,但却未惋惜。尽管知道了乐器的所有技术原理,但当人们听到这台乐器的声音时,还会一遍一遍地感到残存的神秘感,这神秘感来自我们本世纪有限的技术。”

——UHU杂志,1934年11月
卓温琴及其发明者
小提琴演奏家梅兰妮·沃尔夫(Melanie Wolff)演奏卓温琴

参考资料:

Uhu illustrated Magazine edition 11.1934/35, May pp 94-95

Joachim Winckelmann. Das “Jowiphon” : [sein Bau u. s. Spielweise] (=Radio-Bau-Sammlung ; Bd. 5). Deutsch-Technischer Buchverlag. Berlin-Lichterfelde 1935

标准

1937年:Warbo Formant Orgel [德国]Harald Bode、Christian Warnke

瓦博共振峰琴

瓦博共振峰琴

1937年:哈拉尔德·博德、克里斯汀·瓦恩克的瓦博共振峰琴

哈拉尔德·博德设计、商业化的第一台电子乐器,就是著名的“瓦博共振峰琴”。这台乐器是博德在柏林工业大学海因里希-赫兹声振研究所期间发明的,为作曲家、乐队领队克里斯汀·瓦恩克(Christian Warnke)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博德受到了瓦恩克在音乐方面的帮助,这也就是这台乐器叫做“瓦博”的原因:

“克里斯汀在这台乐器上做了音乐人应有的贡献——他告诉了我,一台乐器应该有的所有功能。因此我需要更详细地了解这些东西。克里斯汀·瓦恩克是一位作曲家、音乐人、乐队领队,他的耳朵在音乐方面相当灵光,更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他自己其实没有参与乐器设计,只是提定了这台乐器的性能参数。他还赞助了整个开发项目的小部分预算。之所以提到赞助这个事情,是因为你要知道,那时候是30年代,大萧条遗留的创伤仍然十分严重。而瓦博共振风琴是我在这一领域的第一个主要贡献。”

——杂志《SYNE》[1]国际电子音乐协会(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Music Association)出版的一部刊物。详见http://econtact.ca/13_4/finch_bode.html。——译者注对哈拉尔德·博德的报道,1980年

《汉堡消息报》上的瓦博共振峰琴新闻,1938年9月21日

《汉堡消息报》上的瓦博共振峰琴新闻,1938年9月21日

对瓦博共振峰琴中共振峰工作原理的描述

对瓦博共振峰琴中共振峰工作原理的描述

瓦博共振峰琴一共有两个型号,后来被保存在柏林的海因里希·赫兹研究所。但在战争期间,该研究所被夷为平地,在此保存的乐器也未能幸免。这种乐器也没有留下任何录音资料。和博德发明的其他乐器一样,瓦博共振峰琴领先的外观设计成为了日后其他乐器的“标准”。作为一台部分复音型乐器,共振风琴一共有4种音色,2种滤波器,琴键具备动态包络整波功能——这些功能最后都被战后发明的“音律琴”、“音唱琴”所继承。

“…这台乐器(瓦博共振峰琴)是使用弛缓振荡器[2]Relaxation Oscillator,非线性振荡器的一种,其产生的信号输出是非正弦的,例如三角波、方波。详见Wikipedia。——译者注制造的。实际上,这个44键的乐器一共使用了四个振荡器。对于乐器来说,主要的问题出在振荡器的稳定性上。这种情况在两个振荡器相作用时就会出现,如果是四个的话,则会更加严重。因此,在当时,我便放弃了这台四音琴(four-note organ)的想法,开始研究制造了音律琴。音律琴在1938年制造出来,曾被当作独奏型乐器,用于多场柏林爱乐乐团的大型演出中。这台乐器还曾经在当时一些著名的电影中有所使用。”

——杂志《SYNE》对哈拉尔德·博德的报道,1980年

个人简介

哈拉尔德·博德,1909.10.19,德国汉堡~1987.1.15美国纽约

哈拉尔德·博德,1909.10.19,德国汉堡~1987.1.15美国纽约

博德曾在汉堡大学学习数学、物理以及自然哲学,毕业于1934年。三年后,博德在作曲家、乐队领队克里斯汀·瓦恩克(Christian Warnke)的资助下发明了他的第一台乐器,名为“瓦博共振峰琴”(Warbo-Formant Orgel,“瓦博”即取自两人名字的第一个字)。1938年,博德移居柏林,并在柏林海因里希·赫兹研究所完成了研究生学习。在研究所期间,他曾与奥斯卡·威尔林以及费科·凡·欧波帝达(Fekko von Ompteda)共事,同样是在此期间,博德发明了“音律琴”,这是一台单音力度感应的多音色乐器,曾广泛用于当时的电影配乐中。

1939年二战爆发,博德开始研究用于军事的水下声音信号、无线通讯项目。“在德国,我们仅有两个选择,要么去服兵役,要么为政府工作。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我可以从事电子领域的工作。”它因此又搬到了德国南部的小镇诺伊博伊埃尔恩(Neubeuern),1947年,博德在这里制造了欧洲战后第一台电子乐器——“音弦琴”(Melochord)。1949年,博德加入AWB公司[3]拜仁仪器有限公司,Apparatewerk Bayern GmbH,缩写为AWB,德国的一家声学仪器厂,存在于1951~1956年。——译者注,在这里制造了结构更加简单的复音版“音弦琴”,名为“多音琴”(Polychord),随后又在1951年先后发明了“多音琴三代”(Polychord III)以及“博德风琴”,其中,后者是一台商业化的风琴,是著名的埃斯蒂电风琴(Estey Electronic Organ)的原型。博德从AWB离职后,还设计有其他乐器,包括全奏琴(Tuttivox),一种小型电风琴;他还参与了和乔治·杰尼(Georges Jenny)“电子钢片琴”(Clavioline)一个型号的开发工作,这两种乐器都是当时欧洲市场上畅销的电子琴。

1954年,博德离开德国,定居在美国佛蒙特州伯瑞特波罗(Brattleboro)。这期间,他在埃斯蒂风琴公司(Estey Organ Corporation)负责管理开发团队(并在日后成为了该公司的副董事长)。1948年,博德还在埃斯蒂工作期间,建立了博德电子公司(Bode Electronics Company)。1960年3月,他在博德公司又发明另一种独特的乐器:模块合成器“音频系统合成器”(Audio System Synthesiser)。该合成器是“一台用来探索电子乐器表演未知世界的新工具”,罗伯特·慕格(Robert Moog)基于该合成器开发了慕格合成器(Moog synthesisers)的新产品线。

1960年埃斯蒂风琴公司倒闭后,博德加入了沃立舍风琴公司(Wurlitzer Organ Co.),并搬至纽约州水牛城居住。在此期间,他成为了最早一批意识到晶体管技术在电子乐器中重要性的工程师。博德提出了的基于晶体管技术的独立小型模块化合成器概念,这一概念在60年代早期被罗伯特·慕格以及唐纳德·巴克拉(Donald Buchla)等人继承并发展。1962年,博德与作曲家弗拉基米尔·阿萨彻辅斯基(Vladimir Ussachevski)在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电子音乐中心[4]Columbia Princeton Center for Electronic Music, 美国资历最老的电子、电脑音乐研究机构,位于哥伦比亚大学,今称“电脑音乐中心”,Computer Music Center。展开了长期合作,并因此诞生了许多创新的音乐工作室设备,包括“博德环形调制器”(Bode Ring Modulato)、“博德移频器”(Bode Frequency Shifter)等。这些乐器的商业化版本均由博德公司生产,冠以慕格合成器的商标。

博德于1974年退休,退休后,他仍然在从事研究工作。1977年,他发明了“博德声码器”(Bode Vocoder,冠名为“慕格声码器”,Moog Vocoder)。1981年,他发明了最后一台乐器,名为“博德巴伯极相位器”(Bode Barberpole Phaser)。

博德的手稿

 


参考资料:

“Living For Sound- The Inventor Harald Bode And The Evolution Of Electronic Music” http://www.dradio.de/

http://cec.sonus.ca/econtact/13_4/palov_bode_biography.html
http://web.archive.org/web/20110719162439/http://www.experimentaltvcenter.org/history/people/bio.php3?id=83
http://cec.sonus.ca/econtact/13_4/finch_bode.html
http://haraldbodenews.wordpress.com/
Wie ist der Klang? [How is the sound?] AN HISTORICAL OVERVIEW OF HARALD BODE’S INSTRUMENTS. Caspar Abocab

http://video.artvoice.com/popout.php?i=0000001555&t=0

注释

注释
1 国际电子音乐协会(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Music Association)出版的一部刊物。详见http://econtact.ca/13_4/finch_bode.html。——译者注
2 Relaxation Oscillator,非线性振荡器的一种,其产生的信号输出是非正弦的,例如三角波、方波。详见Wikipedia。——译者注
3 拜仁仪器有限公司,Apparatewerk Bayern GmbH,缩写为AWB,德国的一家声学仪器厂,存在于1951~1956年。——译者注
4 Columbia Princeton Center for Electronic Music, 美国资历最老的电子、电脑音乐研究机构,位于哥伦比亚大学,今称“电脑音乐中心”,Computer Music Center。
标准

1934年:Singing Keyboard [美国]Fredrick Minturn Sammis & James Nuthall

纳特浩(左)与萨米斯(右)与唱声琴的演奏者在一起,1934年

纳特浩(左)与萨米斯(右)与唱声琴的演奏者在一起,1934年

 

1934年:弗雷德里克·明特恩·萨米斯、詹姆斯·纳特浩的唱声琴

弗雷德里克·萨米斯在1936年发明了现代采样器的原型——唱声琴(Singing Keyboard)。这台乐器使用光-电方式播放录制的音频波形,波形储存在35毫米胶片上。

让我们想象,如果我们将这台仪器作为制作有声卡通的专用乐器会怎么样:很明显,这样的话,作曲家们就可以尝试组合声音、音乐,并且马上便能听到合成后的效果。这台乐器大概可以在一张胶片上平行录制十多条音轨,可以发出鸭子的“呱呱”、猫的“喵喵”、牛的“哞哞”等等声音…狗叫声、人类适当音高的哼鸣声同样也可以。
——费雷德里克·萨米斯,引自Rhea [1977]

萨米斯1929年搬至好莱坞居住,并带领美国无线电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RCA)进入了“胶片声音”(film sound)时代。萨米斯早就可以熟悉地使用一种名为“摩维拉”(Moviola,从电影的英文单词“Moive”而来)的声音、胶片剪辑机,这种剪辑机中使用了光电模组。他使用当时制作有声电影的方法,将人声、歌唱声录制在单独的一张胶片上,然后将录制好的胶片放入在唱声琴,当按下特定琴键的时候,对应的胶片就会被拉出,停留在光电模组上。后来的一些乐器,诸如美乐特朗琴(Mellotron)和钱柏林电子琴(Chamberlin)也是用类似的技术触发特定音调的磁带录音。


 

参考资料:

‘The Computer Music Tutorial’ Curtis Roads

Invention and Technology Magazine. Mathew Nicholl. Volume 8, Issue 4. 1993

标准

1935年:Photo-Electric Marimba/Marimbalite [美国]Phillips Thomas

光电马林巴

光电马林巴

光电马林巴的报道,标题为《使用光线创造音乐的光电马林巴琴》。正文:“当代电子工程师使用光线、光电池以及电子管重制了一台古典马林巴琴。西屋实验室的菲利普·托马斯博士最近演示了一台‘光电乐器’,两只手各持一个手电筒,挥动双手,便可以进行演奏。这台乐器使用了许多光电池和电子管,这些部件一个挨一个、成排地安装在乐器上。每一个音符都有对应的振荡电路,当光束照射电路的光电装置时,振荡电路可以产生电振荡。声音再生器将电振荡转换为声音,直接导入到马林巴的声管中去。”图注:托马斯博士正在使用手持的光源演奏光电马林巴琴;乐器中的每个放大管可以产生并放大一个音符。

光电马林巴的报道,标题为《使用光线创造音乐的光电马林巴琴》。正文:“当代电子工程师使用光线、光电池以及电子管重制了一台古典马林巴琴。西屋实验室的菲利普·托马斯博士最近演示了一台‘光电乐器’,两只手各持一个手电筒,挥动双手,便可以进行演奏。这台乐器使用了许多光电池和电子管,这些部件一个挨一个、成排地安装在乐器上。每一个音符都有对应的振荡电路,当光束照射电路的光电装置时,振荡电路可以产生电振荡。声音再生器将电振荡转换为声音,直接导入到马林巴的声管中去。”图注:托马斯博士正在使用手持的光源演奏光电马林巴琴;乐器中的每个放大管可以产生并放大一个音符。

1935年:菲利普·托马斯的光电马林巴

西屋实验室(Westinghouse Research laboratory)物理学家菲利普·托马斯(Phillips Thomas)博士在1935年前后发明了“光电马林巴”(Marimbalite,一名Photo-Electric Marimba),并借此宣布,西屋电气开始涉足光电技术研究。当时与“光电巴林马”一同作为光电技术推广应用的产品叫做“拉斯特斯”(Rastus),这是一种橡胶黑人机器人,当被光束照射时,可以按照命令起立或者说话。

托马斯博士在演奏光电马林巴。图题:用手电筒演奏的马林巴琴;图注:这台特殊的马林巴琴,配有68个“电眼”(即光电池),使用两个手电筒作为“乐锤”进行演奏

托马斯博士在演奏光电马林巴。图题:用手电筒演奏的马林巴琴;图注:这台特殊的马林巴琴,配有68个“电眼”(即光电池),使用两个手电筒作为“乐锤”进行演奏

光电马林巴是一台电子机械乐器,光束可以触发震动管,通过机械方式产生声音。托马斯博士两只手各持一个电筒光源,就可以“演奏”这台乐器:

“这台乐器使用了许多光电池和电子管,这些部件一个挨一个、成排地安装在乐器上。每一个音符都有对应的震荡电路,当光束照射电路的光电装置时,震荡电路可以产生电震动。声音再生器[1]Reproducers,应为扬声器。——译者注将电震动转换为声音,直接导入到马林巴的声管中去”。

——《现代机械杂志》(Modern Mechanix Magazine)1935年9月存档

菲利普·托马斯博士曾在西屋实验室工作了长达35年,发明过早期机器人、“螺旋烟囱”(vortex chimneys)、电灯泡、声控开关、超声麦克风等许多东西。退休后,托马斯博士曾打算研究记录人类心灵感应现象的可能性,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在这方面有什么发现。

托马斯博士在使用带有光源的弓箭“射击”黑人机器人“拉斯特斯”

托马斯博士在使用带有光源的弓箭“射击”黑人机器人“拉斯特斯”

西屋电子工程师托马斯正在使用“超声波麦克风”测量一对情侣接吻时的心悸情况,1924年3月13日,于宾州匹兹堡

西屋电子工程师托马斯正在使用“超声波麦克风”测量一对情侣接吻时的心悸情况,1924年3月13日,于宾州匹兹堡

“20世纪20年代早期,托马斯发明了‘超声波麦克风’,这个发明可以让科学家听到人而无法听到的声音。”后来,他又设计了无线电信号控制电路以及“螺旋烟枪”(vortex gun),可将工厂废气直接发射到插入大气层的涡环中,再进行排放。二战以后,托马斯认为精神上的“心灵感应”现象应该可以从人类未探索的频段——介于雷达超短波到光线超长波之间的为探索波段——中找到答案。

Screen-Shot-2014-12-22-at-17.52.39


参考资料:

‘Modern Mechanix Magazine’ Archive. September 1935

‘Popular Science’ Magazine. May 1949

Telelux and rastus: Westinghouse’s forgotten robots

注释

注释
1 Reproducers,应为扬声器。——译者注
标准

1931年:Saraga-Generator [德国]Wolja Saraga

萨拉加发生器,供图/萨拉加家族资料

萨拉加发生器,供图/萨拉加家族资料

1931年:沃利亚·萨拉加的萨拉加发声器

萨拉加发声器是由德国柏林海因里希·赫兹振荡器研究所(Heinrich-Hertz Institut Für Schwingungsforschung)的电气工程师、物理学家沃利亚·萨拉加(Wolja Saraga)在1931前后发明的乐器。萨拉加发声器是一台独特的光电电子管乐器,最初为剧院演出设计,人体在乐器面前移动,就可触发乐器产生声音。

萨拉加在柏林赫兹研究所研制萨拉加发生器,1932年。供图/萨拉加家族资料

萨拉加在柏林赫兹研究所研制萨拉加发生器,1932年。供图/萨拉加家族资料

萨拉加发声器中使用了一个光电池装置,这个装置安装在一个内部涂成白色的盒子中,盒子的一面开有一个V字形孔隙。在舞台上,离盒子一定距离以外,有一盏低压氖气灯,当表演者移动时,将阻断光路,使得两个真空管经外差作用产生的声音音调发生变化。

萨拉加发声器通过一个手持的开关装置来控制乐器的音色、包络,音量则使用一个踏板控制。它是一台单音乐器,音域为4个八度。

萨拉加发声器的专利于1932年申报,同年在柏林无线电展(Berlin Radio Exhibition )上进行了演示。

沃利亚·萨拉加,摄于柏林,20世纪30年代

沃利亚·萨拉加,摄于柏林,20世纪30年代

1938年,萨拉加带着一台发生器,离开柏林前往英国伦敦(同时,萨拉加还从得律风根那买了一台“人民特劳特恩琴”作为展示机)。1945年5月,他为乐器科技研究所(Holloway Rd, London N7)进行了一场主题展示,名为“使用光电池作为演奏键盘的齐音(Homophonic)/单音电子乐器——试验机展示”(A Homophonic or single-note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with a photo electric cell as playing manual – demonstration of an experimental model),希望在电影音乐、战后失明老兵的音乐治疗等领域,为这一发明寻找商业应用契机。

沃利亚·萨拉加在赫兹研究所进行研究,1932年,柏林。供图/柏林 TU Archives

沃利亚·萨拉加在赫兹研究所进行研究,1932年,柏林。供图/柏林 TU Archives

战后的英国市场在电子元件供应上出现困难,使得萨拉加的乐器开发也面临障碍。这期间出现的电子乐器最终为50年代更加多样的电子乐器所替代。

沃利亚·萨拉加 (1903年9月3日,柏林~1980年2月15日,伦敦)

沃利亚·萨拉加 (1903年9月3日,柏林~1980年2月15日,伦敦)

人物简介:沃利亚·萨拉加

萨拉加是一位德籍犹太物理学家,生于柏林。他的父亲是罗马尼亚人,母亲是俄罗斯人。萨拉加曾在柏林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Berlin)海因里希·赫兹研究所(海因里希·赫兹振荡器研究所,Heinrich-Hertz Institut Für Schwingungsforschung)学习通信工程,他的优秀校友们还包括奥斯卡·威尔林(Oskar Vierling)、哈拉尔德·博德(Harald Bode)、温斯顿·科克(Winston Kock)、弗雷德雷奇·特劳特温(Friedrich Trautwein)等人。

萨拉加在赫兹研究所期间,开始进行电子乐器研究工作。他发表的论文包括《一种双振荡器的太空琴/泰勒明琴》(a dual oscillator Aetherophone or ‘Theremin‘)《一种复合节奏电子乐器》,以及人民特劳特恩琴、1931年发明的萨拉加发生器,一种光电乐器。1929~1933年间,萨拉加先后成为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和讲师。他还曾在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学习物理和数学专业,并在1935年获得物理博士[1]Dr. phil.学位。

萨拉加在1936年“大日耳曼无线电展”(Great-German Radio Exhibition)上使用的门票,供图/萨拉加家族资料 2016

萨拉加在1936年“大日耳曼无线电展”(Great-German Radio Exhibition)上使用的门票,供图/萨拉加家族资料 2016

身居柏林期间,萨拉加曾一度活跃于推广电子音乐,公开展示、演示过泰勒明琴、特劳特温琴和萨拉加发生器等乐器。萨拉加还曾在1932/1933年的国际无线电展览(International Funkaustellun,IFA)上进行演奏——这个展览会上,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支电子乐团(即“未来交响乐团”,Das Orchester der Zukunft)。

1932年第九届、第十届柏林IFA国际无线电展览会上的电声“未来交响乐团”。这个乐团的成员和乐器组成,图中从左至右:布鲁诺·赫尔伯格在演奏他的赫勒琴;未知人士在演奏“电声大提琴”;未知人士在演奏疑似的赫勒琴;奥斯卡·萨拉在演奏“人民特劳特温琴”;未知人士在演奏“新型贝希斯坦电钢琴”(Neo Bechstein Electric Piano);奥斯卡·威尔林在演奏“电唱钢琴”;未知人士在演奏电小提琴;沃利亚·萨拉加(舞台后方)在演奏萨拉加发生器;艾里希·自兹曼·斯里尼在演奏泰勒明琴;未知人士在演奏“人民特劳特温琴”。供图/格哈德·施泰因克(Gerhard Steinke)存档

1932年第九届、第十届柏林IFA国际无线电展览会上的电声“未来交响乐团”。这个乐团的成员和乐器组成,图中从左至右:布鲁诺·赫尔伯格在演奏他的赫勒琴;未知人士在演奏“电声大提琴”;未知人士在演奏疑似的赫勒琴;奥斯卡·萨拉在演奏“人民特劳特温琴”;未知人士在演奏“新型贝希斯坦电钢琴”(Neo Bechstein Electric Piano);奥斯卡·威尔林在演奏“电唱钢琴”;未知人士在演奏电小提琴;沃利亚·萨拉加(舞台后方)在演奏萨拉加发生器;艾里希·自兹曼·斯里尼在演奏泰勒明琴;未知人士在演奏“人民特劳特温琴”。供图/格哈德·施泰因克(Gerhard Steinke)存档

 

1935年~1936年,萨拉加面临着很明显的困境:作为犹太裔科学家,他在新生的国家社会主义德国中生活不会有什么前途。因此,萨拉加开始准备离开德国们首先奔赴瑞士,然后再去英国。1938年,29岁的萨拉加最终离开柏林。最开始,英国曾把他当作德国俘虏,关在英属曼岛(Isle Of Man)哈钦森监狱(Hutchinson)长达六个月,但同时也给了他一份在肯特(Kent)圣玛丽克雷[2]今属伦敦。——译者注(St Mary’s Cray)德律风制造公司(Telephone Manufacturing Company)的工作。由于萨拉加的雇主对研究兴趣不大,萨拉加在这里并不开心;但他仍旧坚持在这里工作到了1958年。

萨拉加“电子音乐-特劳特温琴的演示及音乐示范”(Electric Music – a presentation and musical demonstration of the Trautonium)展示会的记者邀请函,柏林,1933年。供图/萨拉加家族

萨拉加“电子音乐-特劳特温琴的演示及音乐示范”(Electric Music – a presentation and musical demonstration of the Trautonium)展示会的记者邀请函,柏林,1933年。供图/萨拉加家族

后来,萨拉加加入了伦敦布莱克希思(Blackheath)联合电子工业研究实验室(Associated Electrical Industries Research Laboratory),成为一名领队,专攻电话滤声器(telephony filter)设计。1962年,萨拉加的主要科研贡献得到认可,凭借“为网络理论及其在通讯中的应用做出贡献”而获得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奖(Fellowship of 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1972年,萨拉加全职工作于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在作为本科生讲师的同时,还是网络理论和数学方向的研究员。

萨拉加著有多部书籍,还拥有网络理论和电话方面的多项专利。


参考资料:

Archives of the Heinrich Hertz Institute/Heinrich-Hertz Institut Für Schwingungsforschung, Berlin, Germany

CIRCUI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VOL. 8, 341 (1980) Obituary of Wolja Saraga by J. 0. SCANLAN

Saraga, W. “Elektrische Klangfarbenerzeugung, in FUNK-Bastler” 1932, Heft 38, S. 594, zit. nach STANGE-ELBE 1993a, S. 15( “Electrical Timbre generation, into radio hobbyist” )

[Wolja] Saraga: Die “tönende Handschrift”, in: Funktechnische Monatshefte 1933, H. 10, S. 403-406, hier S. 406

W. [Wolja] Saraga: An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with a Photo-Electric Cell as Playing Manual, i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17 (1945), Juli, S. 601-603

Obituary: IEEPROC, Vol. 128, Pt. G, No. 4, AUGUST 1981

Documents from the Saraga Family Archive 2016

注释

注释
1 Dr. phil.
2 今属伦敦。——译者注
标准

1930年:Magneton [奥地利]Wilhelm Lenk & Rudolf Stelzhammer

鲁道夫·斯特兹哈默、威廉·伦克两人在伦敦发明家展览会(Erfindermesse)上展示电磁琴,1935年

鲁道夫·斯特兹哈默、威廉·伦克两人在伦敦发明家展览会(Erfindermesse)上展示电磁琴,1935年

 

1930年:威廉·伦克、鲁道夫·斯特兹哈默的电磁琴

电磁琴(Magneton)由维也纳大学的威廉·伦克(Wilhelm Lenk)设计,是一台基于音轮装置的风琴类电子乐器。该琴的原理与卡希尔电传簧风琴以及后来劳伦斯·哈蒙德、约翰·汉内特发明的哈蒙德琴一样:边缘具有各种形状的金属齿轮在磁场中旋转,产生电压变化,进而产生声音。

电磁琴的音轮装置组合超过了12轴。维也纳科技博物馆供图

电磁琴的音轮装置组合超过了12轴。维也纳科技博物馆供图

 

这台乐器同时还对音轮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电磁琴使用可控制频率的马达调节器[1]原文所指涉的“frequency controlled motor … Continue reading,实现了音轮装置的稳定旋转。这一贡献使得演奏者能够简单、精准地对乐器进行移调——轻按对应的开关即可完成。

鲁道夫·斯特兹哈默与电磁琴,1935年

鲁道夫·斯特兹哈默与电磁琴,1935年

 

第一个商业销售的电磁琴型号由维亚纳的一家钢琴公司——斯特兹哈默公司生产。这一年是1930年,比哈蒙德风琴涉水市场还早四年。这台乐器被定位为一台用于练习演奏“真实”风琴的乐器,(因受战前奥地利“大众礼教运动”[2]Popular Liturgy Movement,一场从19世纪开始的宗教改革运动,参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turgical_Movement。——译者注的影响)还被当作是鼓励教徒积极参与圣乐的一种工具。

斯特兹哈默电磁音轮风琴(Stelzhammer Magneton tone wheel organ),1930年

斯特兹哈默电磁音轮风琴(Stelzhammer Magneton tone wheel organ),1930年

 

“该乐器刻意避免刻板地模仿风琴音色质感,因此,该乐器的音色具有诸多特别之处。此外,对于电磁琴,我尤其喜欢的一点是——我的成长是管风琴管风琴陪伴着的,到现在,我结识这一乐器已有50年的光景,但——电磁琴并不是这一经典乐器的敌人。”

——摘自《乐器制造》.Vol.54,1933/34,p.103,文森兹·戈勒(Vinzenz Gollerin)撰写

虽然电磁琴在面世之初看起来颇有潜力,但还是在商业上失利了——该乐器的制造数量极少。目前现存的一台电磁琴,馆藏于奥地利维也纳科技博物馆(Vienna Museum of Technology)。

威廉·伦克

威廉·伦克

 

斯特兹哈默钢琴店,位于维也纳巴纳比腾加斯(Barnabitengasse)大街1060号

斯特兹哈默钢琴店,位于维也纳巴纳比腾加斯(Barnabitengasse)大街1060号

 

发明者简介:鲁道夫·斯特兹哈默

鲁道夫·斯特兹哈默于1893年3月11日生于一个维也纳的钢琴制造商家庭。在掌握了钢琴制造技术后,斯特兹哈默开始为家族事业献力,曾前往欧美多个国家,为不少大型乐器制造商工作。1924年,斯特兹哈默回到奥地利,在维也纳开办了一家公司。1935年,他成为了奥地利乐器制造行业的“一把手”。1966年,斯特兹哈默将公司卖给维也纳艾尔巴钢琴公司(Ehrbar Piano)。斯特兹哈默的知名成就是他在电声领域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促成了钢琴设计的诸多改进。他还曾参与一些光-电实验,参与发明了“塞勒涅留声机”(Selenephon,1922年)——一种以光学方式将声音录制到电影胶片上的设备。斯特兹哈默在1967年1月16日去世于奥地利维也纳。


参考资料:

Peter Donhauser, Elektrische Klangmaschinen. Die Pionierzeit in Deutschland und Österreich, 348 S., zahlr. s/w-Abb., Br., (Böhlau), Wien 2007. ISBN: 978-3-205-77593-5

The Organ: An Encyclopedia (Encyclopedia of Keyboard Instruments) by Douglas Bush, Richard Kassel (ISBN: 9780415941747)

S. Walter Fischer:. Technical In: L’Estrange Fawcett:. The world of film Amalthea-Verlag, Zurich, Leipzig, Vienna 1928, p 210-211

Franz Lechleitner: Selenophon. In: Oesterreichisches music lexicon. Online edition, Vienna 2002 ff. ISBN 3-7001-3077-5; Print Edition: Volume 4, Austrian Academy of Sciences, Vienna 2005, ISBN 3-7001-3046-5.

 

注释

注释
1 原文所指涉的“frequency controlled motor regulator”,据查证,应属于一种可以控制马达以频率工作的装置。一些可能相关的技术资料可见https://www.ab.com/support/abdrives/documentation/fb/1024.pdf。——译者注
2 Popular Liturgy Movement,一场从19世纪开始的宗教改革运动,参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turgical_Movement。——译者注
标准

1930年:Keyboard Theremin [美国]Leon Termen

利昂·泰勒明的泰勒明键盘琴,1932年摄

利昂·泰勒明的泰勒明键盘琴,1932年摄

 

1930年:利昂·泰勒明的泰勒明键盘琴

利昂·泰勒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广泛使用、批量生产的电子乐器“泰勒明琴”。他在居留纽约期间,还曾经制造过一台具备演奏键盘的泰勒明琴。泰勒明键盘琴同样是通过外差技术产生单音的乐器,但它不用泰勒明琴那种难以掌握的手势演奏,而是用一组61键的键盘演奏。作为一位曾经的大提琴手,泰勒明还在这台乐器上加入了一个指板连续控制器,演奏者可以在类似钢琴和弦乐的两种演奏方式中进行切换。泰勒明键盘琴上有两个踏板,用来控制音色,产生颤音效果;还有一组音栓一样的控制区,可以调整乐器的音色,产生模拟风琴、钢琴、铜管、木管乐器、定音鼓的声音。乐器放大端功率为100W,声音通过6个12英寸扬声器组成的系统输出。[1]

1932年的“泰勒明电子交响乐团音乐会”,图中右一即为泰勒明键盘琴,左一则是泰勒明电风琴(Theremin Harmonium)。中间的几部乐器是泰勒明大提琴(Theremin Cello)。原图图注称,“中间的电提琴,使用控制杆和线圈调整音色和音量,可以产生木管、铜管的音色。”

1932年的“泰勒明电子交响乐团音乐会”,图中右一即为泰勒明键盘琴,左一则是泰勒明电风琴(Theremin Harmonium)。中间的几部乐器是泰勒明大提琴(Theremin Cello)。原图图注称,“中间的电提琴,使用控制杆和线圈调整音色和音量,可以产生木管、铜管的音色。”

 

泰勒明键盘琴在1932年首次参与音乐会。这场音乐会是在卡内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举办的,名为“泰勒明电子交响乐团音乐会”(Theremin Electrical Symphony Orchestra)。乐团有10位乐手(泰勒明最开始希望的是40位乐手),演奏的全部是指板型或是键盘型泰勒明琴,每部乐器的声音都被调成和普通管弦乐团常见的样子。音乐会上,乐团演奏了一些“传统的”经典曲目,包括巴赫的《G大调幻想曲》[1]Fantasia in G《万福玛丽亚》[2]Ave Maria。作曲家利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被这台音域宽广、轻便易携的乐器吸引,也开始在宾夕法尼亚、纽约和华盛顿的管弦音乐会上使用泰勒明键盘琴。

 

“泰勒明电子乐团”组合,后来更名为“电子乐团”,摄于1932年。左一演奏RCA泰勒明琴的人,是泰勒明的助手朱丽叶斯·戈登堡(Julius Goldberg,这台泰勒明琴上装配有特制的装饰性铜镍合金天线,名为“魔力闪电”),中间演奏泰勒明大提琴的人是莱昂尼德·布鲁泰(Leonid Bolotine),右一正在演奏泰勒明键盘琴的是钢琴家格莱布·叶林(Gleb Yellin)。该乐团的音乐可在1932年每周一下午2:15时在哥伦比亚广播网(Columbia Network)的KMBC电台听到。[2]


“泰勒明电子乐团”组合,后来更名为“电子乐团”,摄于1932年。左一演奏RCA泰勒明琴的人,是泰勒明的助手朱丽叶斯·戈登堡(Julius Goldberg,这台泰勒明琴上装配有特制的装饰性铜镍合金天线,名为“魔力闪电”[3]lightning bolt),中间演奏泰勒明大提琴的人是莱昂尼德·布鲁泰(Leonid Bolotine),右一正在演奏泰勒明键盘琴的是钢琴家格莱布·叶林(Gleb Yellin)。该乐团的音乐可在1932年每周一下午2:15时在哥伦比亚广播网(Columbia Network)的KMBC电台听到。[2]


参考资料:

[1]’ Theremin: Ether Music and Espionage’ By Albert Glinsky. p145

[2]http://www.peterpringle.com/visitgoldie1.html

‘Music From Electrons’ Radio News. August 1972 P76. Irving J. Saxl. Phd

 

注释

注释
1 Fantasia in G
2 Ave Maria
3 lightning bolt
标准

1939年:Novachord [美国]Laurens Hammond、John Hanert、C.N.Williams

哈蒙德新音琴。图片来源:丹·威尔逊(Dan Wilson),海德威工作室(Hideaway Studio,www.hideawaystudio.co.uk)

哈蒙德新音琴。图片来源:丹·威尔逊(Dan Wilson),海德威工作室(Hideaway Studio,www.hideawaystudio.co.uk)

 

1939年:劳伦斯·哈蒙德、约翰·哈纳特、C.N.威廉姆斯的新音琴

哈蒙德新音琴(Hammond Novachord)是哈蒙德风琴公司在1939~1942年间生产的一款电子风琴,由劳伦斯·哈蒙德(Laurens Hammond)、约翰·哈纳特(John Hanert)、C.N.威廉姆斯(C.N.Williams)三人共同设计。哈蒙德新音琴是一台单音电风琴,也是哈蒙德脱离其传统音轮设计,制造的第一台电子管乐器。该乐器最终共生产了1096台,其结构要比哈蒙德公司的另一台电子管乐器——独奏琴(Solovox)复杂得多,共使用169个真空管作为音源产生声音。新音琴使用一组72键的键盘来演奏,琴键具备基本的力度响应机制,演奏者可以通过力度响应来控制音头击键以及音色效果,其音色由一组12个振荡器组成的音源组产生,利用分频技术,乐器的音域达到了6个八度——新音琴是最早使用分频技术的电子乐器之一,该技术后来逐渐成为众多电子键盘乐器的标配。

新音琴前面板

新音琴前面板

新音琴的前置面板上有一排控制旋钮,共14个,可设置乐器的音色、音量、共鸣、低音/高音、颤音(颤音功能使用了6个调制振荡器)以及音色“亮度”。琴上的踏板组由三个踏板组成,其中两个控制延音,一个控制音量。乐器产生的声音信号需要经过一组前置放大器处理,最终才会传至一组内置扬声器中,变成真正的声音。新音琴可以模拟钢琴、大键琴、弦乐、木管乐器等乐团乐器的音色,此外,还有一些独有的音色。1939年5月,弗得·格罗费(Ferde Grofé)[1]1892.3.27~1972.4.3,美国作曲家、编曲家、钢琴家。——译者注的“新音琴乐团”曾在纽约世博会期间的福特展台(Ford Stand)进行过日常演出,乐团使用了4台新音琴以及一台哈蒙德风琴。新音琴还曾被用于艾德里安·卡拉卡夫特(Adrian Cracraft)的“全电子乐团”(All Electronic Orchestra)中,并用于一些电影配乐中(如汉斯·艾斯勒1940年作品《卡默交响曲》[2]Hanns Eisler(1989.7.6~1962.9.6),奥地利作曲家。《卡默交响曲》(Kammersymphonie)本是边线影业(Frontier Films)的纪录片电影《白洪》(White … Continue reading)。但似乎是由于太多电子管使得这台乐器性能不稳,而且该琴的演奏技巧要求较为苛刻,新音琴逐渐受到冷遇。1942年,新音琴停产。哈蒙德公司的一位员工曾经如此评论:

“演奏者如果演奏得好,新音琴就会产生美妙的声音,但是单纯演奏风琴是钢琴的人,如果只是用各自乐器的技巧演奏新音琴,就会使得这台乐器‘水土不服’。也就是说,这台乐器需要一种新的演奏方式,但是并没有很多音乐人做好准备。新音琴还存在一些技术难题亟待解决,比如需要进行调律来保证乐器正常工作,因为战前的分频器等电子元件性能比后来的要差。哈蒙德风琴公司在战后本可以复产这台乐器,利用当时的新技术将新音琴做得更好;但是它的销量一直低迷,因此公司并没有将它当成是很好的商品。”

20世纪40年代一张销售海报上的哈蒙德新音琴。图片来源:丹·威尔逊(Dan Wilson),海德威工作室(Hideaway Studio,www.hideawaystudio.co.uk)

20世纪40年代一张销售海报上的哈蒙德新音琴。图片来源:丹·威尔逊(Dan Wilson),海德威工作室(Hideaway Studio,www.hideawaystudio.co.uk)

劳伦斯·哈蒙德与新音琴,原载于1939年《大众机械》

劳伦斯·哈蒙德与新音琴,原载于1939年《大众机械》

1939年美国杂志《大众机械》中的新音琴

1939年美国杂志《大众机械》中的新音琴


影片《新视野》中使用新音琴制作的配乐


一台新音琴复原品


纽约世博会(1939~1940)上的新音琴乐团:哈蒙德新音琴简介


参考资料:

F.D.Merril jr: “The Novachord”, Electronics,xii/11 (1939),16

注释

注释
1 1892.3.27~1972.4.3,美国作曲家、编曲家、钢琴家。——译者注
2 Hanns Eisler(1989.7.6~1962.9.6),奥地利作曲家。《卡默交响曲》(Kammersymphonie)本是边线影业(Frontier Films)的纪录片电影《白洪》(White Flood)的配乐,该名是配乐再发行后取的。——译者注
标准

1937年:Ekvodin [俄罗斯]Andrei Volodin

1937年:安德烈·沃洛金的沃洛金电子琴

沃洛金合成器是俄罗斯工程师安德烈·沃洛金(Andrei Volodin,俄文转写:Андрей Володин)与科瓦利斯基·康斯坦丁(Kovalski Konstantin,俄文转写:Ковальски Константин)、尤金·穆尔济(Yevgeny Murzin,俄文转写:Евгений Мурзин,后来他发明了ANS合成器)共同发明的一种创新的电子合成器。沃洛金电子琴的第一个版本,是一台自制的试验机型,后来成功商业化,并在20世纪40~50年代的俄罗斯得到了广泛应用。该琴曾获得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莫斯科国家经济成就展(Exhibition of Achievement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的金质奖章。20世纪70年代,沃洛金已开始在莫斯科音乐学院(Moscow State Conservatory)教授音乐声学与声音合成,并继续从事沃洛金合成器的后续开发工作,同时进行的还有一台新式复音乐器的研发工作,但这台乐器最终并没有完成。

安德烈·沃洛金在演奏一台早期型号的沃洛金合成器

安德烈·沃洛金在演奏一台早期型号的沃洛金合成器

这台乐器使用六个半八度、具有力度响应的键盘进行演奏,演奏者按下琴键向左右弯动,就可以产生颤音效果,此外,还可通过音量控制踏板来产生表情效果。该琴的声音由电子管产生,经由几个预置滤波器库组、八度分频器[1]octave divider进行处理后成为最终音色。滤波器库组和八度分频器相互组合,共可产生660种设置状态。沃洛金合成器“可以模拟大多数乐团乐器、打击乐的声音”。

沃洛金合成器原理示意图

沃洛金合成器原理示意图

“我们为全世界的音乐人们创造了一个绝无仅有的机会,让他们给自己的情感艺术带去新生。沃洛金合成器是一种可完美搭配乐团、乐组或是钢琴伴奏进行演奏的乐器。该乐器的键盘可产生歌唱般迷人的旋律,绕梁三日;它可产生许多种乐器的声音,且音色清晰纯净,当代作曲人若是发现该琴的这一特性,一定会倍感欣喜。演奏者、智慧以及教师一定会对该乐器出众的表现力感到无比满意。沃洛金合成器真正为音乐人开启了广阔的未来。乐器开发、生产于苏联。”

——沃洛金合成器广告宣传文案

沃洛金合成器B9,20世纪50年代型号

沃洛金合成器B9,20世纪50年代型号


参考资料:

http://www.ruskeys.net

http://cuntroll.ru/articles/article15

注释

注释
1 octave divider
标准

1937年:Oscillon [美国]William Danforth、William Swann

1937年:威廉姆·丹佛斯、威廉姆·斯旺的振荡器琴

丹佛斯夫人在演奏振荡器琴,1937年

丹佛斯夫人在演奏振荡器琴,1937年

振荡器琴(Oscillon)是一种仅制造过一台的电子管乐器,由威廉姆·E.丹佛斯(W.E. Danforth)博士发明。该乐器在当地业余性质的“斯沃斯莫尔交响乐团”(Swarthmore Symphony Orchestra)被用来演奏管乐声部。该琴的演奏方法是,用手在乐器的金属盒上滑动,扬声器可以传出法国号、低音单簧管的声音:

德高望重的威廉姆·弗朗西斯·格瑞·斯旺(William Francis Gray Swann)先生是富兰克林研究所(Franklin Institute)巴托尔研究基金会的主任,一直从事宇宙射线(cosmic ray)的研究。他会演奏大提琴。他的助手,年轻的威廉姆·埃德加·丹佛斯(Danforth)也会大提琴。他们两位都是(宾州)斯沃斯莫尔交响乐团的主要成员。这个交响乐团是一个由40个人组成的志愿组织,为公众无偿演奏音乐。由于乐团中没人会演奏法国号和低音单簧管,斯旺与丹佛斯就制作了一种名为“振荡器琴”的电子乐器。这台乐器十分独特,可以产生之前提到的那两种乐器的声音,而且演奏方法十分简单,小孩子都可以学会。在上周斯沃斯莫尔音乐会上,这台乐器进行了“世界首演”,完美地演奏了赛萨尔·弗兰克(Cesar Franck)《D小调交响乐》(D Minor Symphony)中的单簧管乐章。听众觉得,要不是这台乐器的音色有些沉闷,而且在情感色彩上稍显欠缺,他们根本听不出来这一乐器与它模仿的乐器有什么不同。

丹佛斯、斯旺发明的这台乐器,其外形是一个朴素的长方形木盒,盒内装有乐器电路。电流在经过电路中的电阻后,被一个电容器所储存,再进入氖管中,可产生一系列电脉冲。乐器的扬声器将电脉冲转换成声音。

演奏者演奏振荡器琴的时候,首先需要按下琴上的一个键并改变电阻,这一操作会改变频率,进而改变音高。这台乐器现在大概有5个八度,经扩展,可以轻易达到8个八度。两位发明者认为,这台乐器可能不能再达到更高的音域;他们觉得,这台乐器是低音单簧管、巴松管、大号和弦贝斯很好的“替补品”。

——来自 TIME http://www.time.com 2/4/2008


参考资料:

Time Magazine http://www.time.com 2/4/2008

Dr. W. E. Danforth, Bartol Research Foundation

Science Service at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e

http://www.amphilsoc.org/mole/view?docId=ead/Mss.B.Sw1-ead.xml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lliam_Francis_Gray_Sw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