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Hugoniot Organ [法国]Charles-Emile Hugoniot

于戈尼奥一项专利中的示意图,专利内容是一种音轮制音器音源专利。1919年12月

于戈尼奥一项专利中的示意图,专利内容是一种音轮制音器音源。1919年12月

1921年:查尔斯-埃米尔·于戈尼奥的于戈尼奥琴

查尔斯·埃米尔·于戈尼奥(Charles–Emile Hugoniot,?~1927,卒于法国)是法国的一位研究人员、机械师,也是早期电子风琴发明者之一。于戈尼奥在1919~1923年间共持有7项关于音源技术的法国专利,其中就包括了音轮和光电音源。

1919年,于戈尼奥第一次开始改进当时的音源方案。他从撒迪厄斯·卡希尔(Thaddeus Cahill)的电磁音轮音源技术[1]这一技术来自卡希尔的专利,身在法国的于戈尼奥应该有所了解。开始探索,后来又接触到钢质电磁磁盘、光电音源等方案。其中,后面提到的音源技术很可能是受南非物理学家亨德里克·范·德·毕吉尔(Hendrik van der Bijl)在1916年的专利所启发。在探索的过程中,于戈尼奥将这些新的音源技术带到了法国电子工程师圈子中。

不幸的是,于戈尼奥于1927年去世,没能将想法付诸现实,变成比原型机更为成熟的作品。但他留下的“遗产”——创新意识——影响了皮埃尔·图伦(Pierre Toulon)基伍莱特-科普勒克斯(Givelet-Coupleaux)等一代法国乐器设计先锋。

于戈尼奥一项关于光电音源方案的专利,1921年8月

于戈尼奥一项关于光电音源方案的专利,1921年8月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张盘片的扇形放射状区域中,放入不同音的波形;另一张盘片位于波形盘片前面,环形的轨道上刻有供扫描使用的狭缝。一组光源、光电池构成声音转换装置。每个狭缝轨道以一定的速度扫描波形循环,扫描速度与近似平均律中的音高相对应。因此,一个波形、一个狭缝轨道对应平均律下每个音高的频率。容易想到,低音轨道更靠近盘片中心,而最高的音位于扫描盘片的边缘。

该音源技术另一种有趣的结构可见于莱斯蒂(Lesti)和萨米斯(Sammis)发明的多音色电风琴(Polytone)。这种乐器并未在相连的轨道上使用一组相似的波形循环——通过单个扫描设备,扫描狭缝只会扫描一个完整的波形循环,其中狭缝等距地排列在连续轨道上,其间距严格等于波形长度,因此波形的重复频率即是扫描频率——也就是每秒通过的狭缝数。这种方案最早可见于法国发明家于戈尼奥1921年的专利,他在专利中描述了一种基于该方案的乐器。

——于戈尼奥光电音源技术方案的描述,摘自《电子音乐与乐器》(Electronic Music and Instruments),无线电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Radio Engineers),1936年


参考资料:

The Organ: An Encyclopedia. edited by Douglas Earl Bush, Richard Kassel

‘Electronic Music and Instruments’ By Benjamin F. Miessner
(Miessner Inventions, Inc., Millburn, New Jersey) . Institute of Radio Engineers.1936.

注释

注释
1 这一技术来自卡希尔的专利,身在法国的于戈尼奥应该有所了解。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