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埃尔基·库伦涅米的DIMI系列合成器、赫尔辛基电子音乐工作室
DIMI(DIgital Music Instrument的缩写,直译为“数字/数码乐器”)系列合成器是芬兰全才、电子艺术先锋埃尔基·库伦涅米(Erkki Kurenniemi)杰作。这位艺术家的职业生涯涵盖了计算机音乐、电子工程、电影以及机器人领域。
1962年,库伦涅米主动为赫尔辛基[1]赫尔辛基(Helsinki),芬兰首都。——译者注大学音乐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usicology)建立了一间电子音乐工作室。这间工作室在斯堪的纳维亚[2]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n),北欧的区域名称,一般包括丹麦、挪威、瑞士、芬兰、冰岛几个国家。电子音乐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是这一区域内最早建立且仍在使用的电子音乐工作室。库伦涅米曾使用该工作室创作了即兴作品《开/关》(On/Off)——“这是我的第一个、也是最棒的电子音乐作品。作品的名字折射了这样的理念:在遥远未来的计算机音乐工作室中,唯一的控制装置,应该就是开关。”1963年以后,其他作曲家开始造访这间工作室,其中就包括雷约·尤基艾宁(Reijo Jyrkiäinen)、亨里克·奥托·唐纳(Henrik Otto Donner)、本特·约翰逊(Bengt Johansson)、埃尔基·萨门哈拉(Erkki Salmenhaara)等人。通过这间工作室,芬兰先锋音乐人与当时电子音乐界的领导力量——德国达姆施塔特WDR工作室、卡尔海因兹·斯托克豪森建立了深厚的关系。
库伦涅米在这间工作室一直工作到六十年代末,此后,他离开工作室,成立了“德盖琉斯数码电子公司”(Digelius Electronics Ltd),制造销售自己设计的电子乐器。该公司在芬兰国家基金(Finnish National Fund)的赞助下,开始了DIMI-A合成器的研究开发工作。但是,1972年,这家公司倒闭了:
“德盖琉斯数码电子设立之初,是一家生产销售数字乐器的公司。公司倒闭后,我转行去做了工业机器人。芬兰的一位电子音乐先锋尤卡·罗霍马基(Jukka Ruohom.ki[3]此处疑为Jukka Ruohomäki的讹误。——译者注)曾为DIMI-6000编写了一个复杂的软件,名为DISMAL。该软件实际上是一种音乐汇编语言。但是,当时世界上对‘玩代码’这种事情并不感兴趣;他们(音乐人)要的是‘玩按钮’、‘敲键盘’。”
公司倒闭后,库伦涅米转向了机器人(70年代工作于罗森卢公司[4]罗森卢公司(Rosenlew),芬兰的一家电子公司。——译者注)、计算机(在1973年制造了第一台商用微型计算机)、人工智能(在80年代早期曾担任诺基亚线缆部门的“自动化设计师”)等多个领域,并在1987~1999年间担任芬兰万塔赫尤里卡科学中心(Heureka Science Center)的展览策划负责人。现在,库伦涅米是一位独立研究者,专攻人工智能等领域。他发明的乐器现在赫尔辛基大学的音乐学研究所中,而且可以正常工作。
现在,Kurenniemi 是一位独立研究人员,他制造的乐器仍在Musicology Institute in Helsinki中为人所使用。
DIMI-A
“当时,音乐学研究所连一台PDP-8计算机也买不起。市面上有传言说,有一种‘微型计算机’、‘单芯片计算机’马上就要面世了,这听起来有点假。DIMI系列乐器的第一个成员,旨在成为一台像计算机一样性能强劲的仪器,但价格要更低廉。”
这台乐器由两个振荡器、八度分频器、数字衰减器,三个调制器,两个模拟八度滤波器组构成,使用两支电子笔进行演奏。
“脑电音扫描记录仪”:DIMI-T/Electroencephalophone(1970)
DIMI-T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数字乐器”,而是一种记录测试者耳垂处微弱电波的脑电波扫描仪(EEG)。扫描仪检测到的信号经过滤波、放大,成为电压控制振荡器(VCO,voltage-controlled oscillator)的控制信号源。
“我最开始的想法是,制造四台这样的仪器,让音乐家相互听着别人脑电波‘生成’的声音入睡。睡眠中,脑电波扫描仪中会显示出高振幅的德尔塔慢波(slow high-amplitude delta waves)以及短暂的‘睡眠纺锤波’(sleep spindles)。音乐家之间的脑波会趋于同步吗?这个实验从来没有真正做过。”
“色克斯风”:DIMI-S/Sexophone(1971)
“色克斯风”是一种六人“娱乐型”DIMI-T电波扫描仪。多名使用者通过手环、连线连接到位于中央的电子装置上,该装置可以测量六人双手间的电阻值。“当任意两人重复触摸对方时,就会产生一段音符组合。如果增加皮肤湿度或是接触面积,声音就会变得更加激烈。”
“视控琴”:DIMI-O/Optical Organ(1971)
视控琴是德盖琉斯公司存在期间开发的一种乐器,是一种视频控制合成器。该乐器通过读取数字化图像合成音乐。该仪器的每1位(bit)视频输入可解析为32时间单位x48音高单位(相当于4个八度)。该乐器的设计初衷,是成为一台可以读取乐谱的仪器。但不久以后,它便成为研究交互技术的工具:比方说,通过舞蹈演员的运动创造声音。库伦涅米曾在一部11分钟的早期交互艺术短片《DIMI芭蕾》(DIMI Ballet,1971)中展示了这台乐器的功能。
DIMI-600(1972)
DIMI系列合成器的最后一个型号,也是最成功的型号,是DIMI-6000。这是一台电压控制模拟合成器,使用了当时英特尔的8008新型微机[5]这里所指的“Intel 8008”微型计算机,实际上就是当时的8008处理芯片。——译者注。这台计算机(乐器)运行着一个专门为它编写的软件,名为“DISMAL”(德盖琉斯数字音乐汇编系统,Digelius System Music Assembly Language)。该软件实质上是是一种音乐汇编语言。由于该语言过于复杂,因此该乐器并未受到广泛欢迎,该产品的失败最终导致德盖琉斯公司倒闭。
参考资料:
http://www.avantofestival.com/2002_live/lp_ie.html
http://www.synrise.de/docs/types/d/digelius.htm
http://www.kiasma.fi/on-off/essay.html
http://www.music.helsinki.fi/Overview.html
http://www.phinnweb.com/early/erkkikurenniemi/
http://www.yle.fi/elavaarkisto/artikkelit/dimi_suomalainen_syntetisaattori_29289.html#media=2929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