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标准

1979年:弦控式电子乐器 [中国]田进勤

1979年:Electronical Music Instrument By Strings/”XK” Series Stringed Electronical instrument [China]TIAN Jinqin

田进勤与弦控式电子乐器,《无线电》杂志封面,1980年

田进勤与弦控式电子乐器,《无线电》杂志封面,1980年

弦控式电子乐器,即“弦控式电子琴”,是一种基于指板设计、原理类似于小提琴的电子乐器,1979年由电子工程师田进勤发明。在发明之初,该乐器是基于晶体管技术制成的,在第二代(XK-2)时,开始采用集成电路设计,并增加了音色预贮及自动伴奏功能,还特别设计了可接受指挥的节奏自适应伴奏功能,使得这种电子乐器能融入节奏多变的传统乐队以及乐队节奏,同步使用。

弦控式电子乐器通过多根电弦产生音律,因此既可以产生无间隙的连续性音变(如滑音、揉弦等),也可以产生断续音阶。它采用直接波形、分频、倍频及时变滤波器等技术手段,合成不同乐器的音色,能够逼真地模拟中国民族管弦乐器和一些外国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技巧。

弦控式电子乐器被认为是我国第一台中国式电子乐器,它“开创了电子乐器民族化的良好开端,为我国电子乐器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79)。

研制弦控式电子乐器的灵感最早可以追溯到1958年。其发明者——田进勤先生,在其童年时代,便对音乐和各类乐器充满兴趣,尤其热爱中国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这种爱好可能来源于他在音乐方面的天赋:他仅凭耳音就能摸索出不少乐器的演奏方法。在那个时代,购买和自制乐器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不仅自制过笛子、二胡,还自制过琵琶、古筝、小提琴、单簧管等中西乐器。

古筝是田进勤非常喜爱的乐器之一,他曾在1958年制造过一台古筝,便是用一个大正琴[1]也就是日本乐器Koto 。改造的。由于制成乐器的声音太小,他便尝试用电子管放大器扩大音量,并用滤波器改变音色。在实验过程中,他发现通过电处理手段,能大大改变古筝的音色,增强其演奏色彩。由此,他便萌生了使用电子方法模拟乐器的想法,以便达到“一琴多用,一人多能”的目的。

在研究过程中,他尝试过许多种基于键盘演奏的设计方案,电路元件也从电子管变成晶体管,但令他失望的是,所有这些方案,都无法得到他想模拟的、中国传统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效果。

经过不懈实践和尝试,他领悟到: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根本原因,在于键盘乐器无法产生随意滑奏、控制音乐表情的效果。键盘式的演奏,是“机器式的”,而“非乐器式的”,因而“不能充分体现演奏者艺术风格”;而“‘演奏方式乐器化’则是电子乐器‘民族化’的关键”(田进勤,《电子乐器的乐器化及民族化》1993)。

因此,田进勤放弃了传统的西洋键盘,转向使用“弦控”方式设计电子乐器。1979年,他研制成功了第一台民族化电子乐器,定名为“XK-1型弦控式电子琴”。

鉴定会使用的弦控式电子琴样机

鉴定会使用的弦控式电子琴样机

“异军突起,出奇制胜,弦控式电子乐器为中国电子乐器民族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弦控式电子乐器乐器成果鉴定会评语

弦控式电子乐器的研制成功获得了极大关注,远远超过田进勤和他当时所在的太原无线电二厂的想象:1979年4月,弦控式电子乐器通过了成果鉴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作了报导。此后半年,陆续有美、英、日等三家外商先后来华要求合作。1980年,“弦控式电子琴”获得国家发明奖,媒体也不断进行了跟踪报道。

最初的两种弦控式电子琴(XK-1和XK-2型),是由竖立的电弦(4根)指板和琴体两个部分组成,能够演奏和声。所有的音源组件和音色控制部分都位于琴体上。演奏时,演奏者左手按压琴弦以控制音高,右手按压琴体上由金属弹片构成的演奏盘,控制音量(力度)和声音起止。作为一种实时演奏的电子乐器,弦控式电子乐器的ADSR等音色包络合成参数,可由演奏者的演奏手法实时产生,能够模仿二胡、竹笛、唢呐、笙、箫等许多种民族乐器的音色;由于使用具备连续性的琴弦指板进行演奏,弦控式电子乐器能够更加精准地模拟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如揉、压、颤、滑,历音、滑音、回滑音,压弦、扯弦等。从今天留存的视频资料看来,该乐器能够相当真实地还原民族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效果。

两种改进型弦控式电子琴,下图为XK-II型

作为一种合成器,弦控式电子琴在模拟还原民族乐器之外,还具有一般的合成器功能,可以以非采样的方式合成电子音效,如模拟雷鸣、风雨声、枪炮声、动物叫声、火车的声音,或是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幻想声音。

田进勤以后,中国国内也有人试制类似的电子乐器。宁夏宁夏回族自治区歌舞团王锡林制作了一种名为“触摸式电子琴”的乐器,据当时的报道称, “伦敦一家电子乐器公司立即来信,表示愿意投资共同生产此琴”。(人民日报,1987.3.11)但从报道描述的演奏方法来看,“触摸式电子琴”与田进勤的“弦控式电子琴”没有太大差别。

可惜的是,这样一种象征着中国民族乐器电子化希望的乐器,却未能在日后得到关注和继续开发。这其中的原因,我们未可得知。但从当时媒体的公开报道来看,这背后似乎有着太多令人唏嘘的“剧情”。

弦控式电子乐器在中国电子乐器发展历史中,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中国电子乐器的民族化和乐器化做出了创造性的尝试。令人惋惜的是,弦控式电子乐器最后却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没有走向大众市场;而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田进勤老人,却仍一直在默默地继续着若干新的民族化电子乐器的研制,淡泊名利。

很难想象,如果历史真的有“如果”,我们会不会在今天四处弥散的电子音乐中,聆听到弦控式电子琴的声音。

田进勤后来所在的“太原电子乐器研究所”,引自微信公众号:算法艺术实验室AALab

田进勤后来所在的“太原电子乐器研究所”,引自微信公众号:算法艺术实验室AALab

图中最上方的矩形乐器,为弦控式电子琴的原型机,其余为之后研制的几种弦控系列琴

图中最上方的矩形乐器,为弦控式电子琴的原型机,其余为之后研制的几种弦控系列琴

 

纪录片《电子琴》,片中一位三排键电子琴演奏者为浦琦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背景音乐演奏者)。

参考资料:

[1]田进勤. 电子乐器民族化问题再探[J]. 电声技术,1993,(12):4-6.

[2]田进勤. 影响主观音色感的非频谱因素探讨[J]. 电声技术,1992,(10):2-5.

[3]人民日报. 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发布公告 审查批准二十八项发明和奖励等级[N]. 人民日报. 1980.4.20

注释

注释
1 也就是日本乐器Koto 。
标准

1976年:Bell Labs Hal Alles Synthesiser[美国]Hall Alles

哈尔·奥尔斯合成器(图:计算机音乐学报[Computer Music Journal]第1卷第4册)

哈尔·奥尔斯合成器(图:计算机音乐学报[Computer Music Journal]第1卷第4册)

1976年:哈尔·奥尔斯的(贝尔实验室)哈尔·奥尔斯合成器

哈尔·奥尔斯合成器亦称贝尔实验室数字合成器,是电子乐器史上最早的“实时”数字乐器之一,与GROOVE SYSTEM等非实时的数字/模拟混合型合成器不同。这台乐器其实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哈尔斯在贝尔实验室[1]Bell Labs,位于美国新泽西默里山(Murray Hills)。时,研发用于电话的数字滤波器和音源装置的成果。

当时,实验室指派奥尔斯将自己的电话通信研究成果“推销”给实验室的内部人士。结果奥尔斯发现,虽然自己完全没有音乐细胞,但如果将是音乐实时合成功能加入他的演示中,他会轻松得多:

“作为一家研究机构,我们没有(生产)产品责任。作为一家科研机构,我们研究成果的‘保质期’相当短,因此,要让成果产生影响,我们必须进行所谓的‘演示’。这相当于我们在一个搞了一百多年模拟设计的公司里推销数字设计。在这段30分钟的演示里,我表现得相当不错;我展示了自己设计制造的这台数字硬件的实时处理性能。一般情况下,我每周要对贝尔实验室里负责产品研发的人进行几次演示。我曾开发了最早的一种可编程数字滤波器,这款滤波器支持动态配置,能够实现所有终端控制室(end telephone office)的声音过滤和生成(tone generation)。这款滤波器同样能通过一定设置,实现实时播放数字合成音乐的功能。我进行了一个针对电话应用场景的演示(技术上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很无聊),结束时则进行了一个合成音乐的演示。这段音乐演示几乎获得了所有人的赞赏,甚至在最后的时候,有好多人过来看演示,是专门为了听音乐的。”

马克思·马修斯(Max Mathews),MUSIC X系列软件的作者,同样也是贝尔实验室的职员,当时见证了奥尔斯的演示。过后,他激动地鼓励奥尔斯利用纯数字技术开发一款乐器。

“(这台乐器的)目标是兼备工作室级录音能力以及混音/处理能力,此外,它还要具备乐团那样的丰富表现力,并配备位敏键盘[2]Position sensitive keyboard,应类似今天具备力度、触后等功能的键盘。——译者注、推子、旋钮、摇杆等类似的人类控制界面。这台乐器还需要一台通用计算机用于设置、控制、录制一切东西。同时,它还得一体化,还得便携。我在吃完午餐回来的路上将提案呈给了我的上司;我们还没走到办公室,他就同意了。”

奥尔斯虽然没有什么音乐技术背景,但他着迷于罗伯特·慕格合成器以及卡洛斯的《连通巴赫》(Switched on Bach)。受这两者启发,他开始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组装新的数字合成器——“一台危如累卵、性能要打上问号的一次性实验室作品”。

然而,奥尔斯合成器项目才刚刚完成,就因为实验室要进行更加商业化的研发,而被搁置一旁,除了内部演示,几乎没有在其他场合出现。这种情况在1977年有了改变。这一年,贝尔实验室和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在庆祝电影艺术学院(Motion Picture Academy)的有声电影50年纪念会上,将这台乐器当作了一台主要的展品。

随后,道格·拜耳(Doug Bayer,贝尔实验室的软件研究员)调入项目组,负责改进这台乐器的人机界面和操作系统。紧接着,这台相当脆弱的乐器被辗转送到好莱坞——在这里,罗杰·鲍威尔(Roger Powell)[3]同时使用过这台乐器的人或组织还包括托德·伦德格伦(Todd Rundgren,《乌托邦/Utopia》)、大卫·鲍威(David Bowie … Continue reading曾受聘在为观众进行现场表演。下面的视频,是当时录制的一段备播带,如果演出前设备坏了,就会播放这段视频:

尽管这台乐器获得了音乐产业的兴趣,奥尔斯最后还是转而进入了贝尔实验室的其他研究领域。在马克思·马修斯使用了一段时间后,1981年,这台乐器被捐赠给欧柏林音乐学院(Oberlin College Conservatory)音乐技术系(TIMARA department – Technology in Music and the Related Arts),在学院里的近期维修中,还换上了更加现代的零件。

《计算机音乐学报》(Computer Music Journal)第一卷第三册(1976年秋)中对奥尔斯合成器的描述

一种便携式数字声音合成系统
H.G. 奥尔斯,贝尔实验室
新泽西默里山,07974

哈尔·奥尔斯合成器由三部分组成

1.一台DEC LS1-11微型计算机,该计算机配有2张软盘,一个可映射64K字库ROM,可用于表查找(table look-up)和I/O缓冲,该计算机还配有一台ASCII AT&T彩色监视器以及一部ASCII键盘。因为输入设备和合成硬件间不是硬连接(hard-wired),而且合成器间的相互连接,是通过将程序调入注册器中实现的,这台乐器有很多种使用方式。比如说,A.实时指定所有控制参数,或者在演奏时指定;B.在演奏前制作文件,但准备过程是实时的,在随后的演奏中,文件可以通过一些子控制器播放;C.文件可非实时地制作或编辑,用以更好地提高原始演奏。

2.音源库,由64个振荡器组成,第一组32个振荡器用于产生声音——也就是最多32复音。第二素32个振荡器用于产生音源振荡器的泛音。声音的波形可以在64K的字库ROM中通过振幅进行查找,或者制作波形。除了音源,库中还有32个可编程滤波器,32个振幅倍增器(multiplier)以及256个包络生成器。所有元件的信号都可以4个16位输出通道中的任意一个,并从这里进入数字模拟转换器,最终输出。

3.多个输入设备,包括两组61键键盘(让乐器能够有双音色),4个3轴摇杆以及一组72个推子。在计算机的带宽限制内(每秒约1000个参数变化),这些控制器能够让音源产生实时参数变化,并让乐器能够“在每秒钟内产生100种相当复杂的声音”。(Alles. Computer Music Journal Vol.1 Number 4.)

奥尔斯的这台乐器对电子乐器产生了显著却又无声的影响,这种影响集中体现在意大利公司克鲁玛(Crumar)的高端GDS合成器(General Development System,通用开发系统)——实际上,1980年发布的GDS合成器就是奥尔斯合成器的商业包装版。GDS是一台16位数字合成器,具有32个振荡器,同时提供了加法、FM/相位失真合成技术,包含音源和控制键盘,控制端为Z-80微型计算机。这台标价三万美元的合成器是面向一般音乐制作及工作室录音使用的产品,提供了远超当时模拟合成器的稳定性能和实时演奏能力。温迪·卡洛斯(Wendy Carlos)便是GDS合成器的早期(也是今天的)螃蟹客。

温迪·卡洛斯使用Crumar GDS演奏的一段《电子世界争霸战》(Tron)主题曲

随着奥尔斯合成器原型中使用的零件价格越来越便宜,更多与这台乐器相似的低成本产品发布,其中就包括(同样是克鲁玛发布的)1981年发布的DKI Synergy,时价5300美元。这台乐器不再使用外置计算机,而是引入了一套更加简化的按钮界面(或者也可选购一台Kaypro 2计算机),使整个乐器具有了一个更加便携的外型。1981年,凯撒·卡斯特罗(Ceasar Castro)和艾伦·赫伯兰(Alan Heaberland)开始生产Casheab S-100,可以看到,他们明显受到了奥尔斯合成器设计的影响。日本的计算机厂商雅达利(Atari)也开始了他们的“高峰项目”(Sierra Project),这是一台具备64振荡器的单芯片版奥尔斯合成器,主要用于游戏音效和音乐——也就是为人所熟知的AMY1芯片,由于法律上的纠纷,这一芯片未能见于世人。

一台Crumar GDS合成器,由海德威工作室(Hideaway Studio)丹·威尔逊(Dan Wilson)复原

一台Crumar GDS合成器,由海德威工作室(Hideaway Studio)丹·威尔逊(Dan Wilson)复原

最终,所有这些早期的加法/FM合成器都随着更加便宜的雅马哈(YAMAHA)DX7 FM合成器(1983年发布)到来,而遭遇狙击。Synergy 合成器于1985年停产,但一项名为Mulogix Slave 32的机架MIDI版Synergy直到1989年才停产[4]该产品由默瑟·斯托克尔(Mercer Stockell)、吉姆·怀特(Jim Wright)和杰里·普塔申斯基(Jerry Ptascynski)发明。

图:美国《大众科学》杂志(Popular Science),1978年1月

图:美国《大众科学》杂志(Popular Science),1978年1月


参考资料:

http://www.sonicstate.com/news/2015/06/19/hear-the-worlds-first-digital-additive-synth/

Interview with Hal Alles. October 2017 by Simon Crab.

Chadabe, Joel .”Electric Sound”, Prentice Hall, 1997, pg. 178

Alles, Hal,, “A Portable Digital Sound Synthesis System”, Computer Music Journal, Volume 1 Number 3 (Fall 1976), pg. 5-9

Alles, Hal, (Alles 1979), “An Inexpensive Digital Sound Synthesizer”, Computer Music Journal, Volume 3 Number 3 (Fall 1979), pg. 28-37

Alles, Hal, “Music Synthesis Using Real Time Digital Techniques”,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Volume 68 Number 4 (April 1980), pg. 436–449

Manning, Peter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Musi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2004

http://retiary.org/ls/obsolete_systems/Alles_synth_1977.pdf

www.hideawaystudio.co.uk

注释

注释
1 Bell Labs,位于美国新泽西默里山(Murray Hills)。
2 Position sensitive keyboard,应类似今天具备力度、触后等功能的键盘。——译者注
3 同时使用过这台乐器的人或组织还包括托德·伦德格伦(Todd Rundgren,《乌托邦/Utopia》)、大卫·鲍威(David Bowie band)的乐队以及后来的苹果计算机公司音频实验室。
4 该产品由默瑟·斯托克尔(Mercer Stockell)、吉姆·怀特(Jim Wright)和杰里·普塔申斯基(Jerry Ptascynski)发明。
标准

1979年:Fairlight Computer Music Instrument [澳大利亚]Peter Vogel、Kim Ryrie

费尔莱特 CMI II

费尔莱特 CMI II

1979年:皮特·沃格尔(Peter Vogel)、金姆·来利(Kim Ryrie)的费尔莱特电脑乐器(Fairlight CMI)系列

费尔莱特电脑乐器(Fairlight Computer Music Instrument,下文简称CMI)是一种高端计算机型数字合成器、采样器、音序器系统,曾广泛用于20世纪80年代的音乐创作中。这台合成器由悉尼费尔莱特公司的两位创始人皮特·沃格尔(Peter Vogel)和金姆·来利(Kim Ryrie)设计,基于托尼·弗斯1975年发明的卡萨 Qasar M8 合成器开发而来[1]M8 则基于弗斯1972年发明的另一台模拟/数字混合型合成器——卡萨 Qasar I 开发而来。

因为卡萨(Qasar)系列合成器的音色质量无法令人满意[2]弗斯早期的卡萨系列合成器,无法产生丰富的谐波,因此音色显得有些单调。——译者注,沃格尔和来利便想到,利用真实的数字音色采样(录音)为起点进行声音合成。这样,他们无意间发明了数字采样乐器:

“我们想通过数字方式,创造和原声乐器类似的真实音色。乐器的音色变化,也应该与在演奏者手里的原声乐器一样多样。采样技术能让我们获得数字手段无法独立生成的复杂音色,却不能给我们一样多样的音色变化。我们只能控制采样的击键、延音、颤音和衰减,但这与我们刚开始设定的目标实在太远。我们将使用真实乐器采样视为一种妥协,或者说是‘开挂作弊’——我们并不觉得这是个什么值得骄傲的事。”

——金姆·来利,《音频媒体》(Audio Media magazine)1996年1月

1979年,来利和沃格尔两人提出的新概念在Qasar M8的继任型号——费尔莱特 CMI I 上得以实现。CMI I 和 M8 一样,使用了摩托罗拉 6800 8位处理器,具备8复音。这台乐器具备一组73键的键盘,中央处理单元配备了两个8英寸磁盘驱动器,阿拉伯数字键盘、单色显示器和一支光笔,运行着自行开发的QDOS操作系统——一个摩托罗拉MDOS的变种系统。整台乐器标价一万八千英镑。

费尔莱特 CMI

费尔莱特 CMI

CMI系列乐器是第一种整合了数字采样、图形化波形编辑(通过光笔实现)、快速傅立叶(FFT)加法合成以及软件音序器的乐器。尽管其采样能力有限,仅为8Bit/24KHz,却真正将采样功能带给了音乐人们。这台乐器开始发售后,很快获得了成功,它所创造的声音成为了80年代流行音乐的标志性特征;彼得·加百利[3]加百利还成立了赛科系统(Syco Systems)公司,成为费尔莱特在欧洲的第一家分销商。(Peter Gabriel)、杰夫·唐斯(Geoff Downes)、特雷弗·霍恩(Trevor Horn)、阿兰·帕森斯(Alan Parsons)、瑞克·怀特(Rick Wright)、托马斯·杜比(Thomas Dolby)、斯图尔特·柯普兰(Stewart Copland)、J.J.扎立克[4]噪音艺术乐队(Art of Noise)成员。(J.J.Jeczalik)、麦克·奥德菲尔德(Mike Oldfield)、史提夫·汪达(Stevie Wonder)、赫比·汉考克(Herbie Hancock)、简·哈默(Jan Hammer)、琼尼·米歇尔(Joni Mitchell)、让-米歇尔·雅尔(Jean-Michel Jarre)等人都是这台乐器的用户。

1982年,费尔莱特公司发布了升级版 CMI I —— CMI II 与 CMI IIx,采样率位深仍为 8Bit,但采样率提高至32KHz。除此之外的另一个大改进,是加入了一个名为“Page R”的图形音序器软件——这是一种时间线式的乐谱编辑器,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复制粘贴小节、乐句或是整首歌曲。这一创新设计几乎成为80年代以后所有音序器软件的原型。CMI IIx 合成器使用了两块 6809 处理器,标价两万七千英镑。

CMI 的最后一台乐器是 1985 年推出的 CMI III。这台乐器采样能力达到了16复音、16Bit/50Khz(单声道的话是100KHz),运行着新开发的 OS9 操作系统,配有硬盘驱动器、图形输入平板和新版的“Page R”——新版的 Page R 名为 CAPS(即作曲器-Composer、编排器-Arranger、表演器-Performer、音序器-Sequencer的缩写) 。CMI III 系列乐器几乎是利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售价六万英镑。

费尔莱特 CMI 使用光笔进行参数编辑

费尔莱特 CMI 使用光笔进行参数编辑

与许多其他创新的乐器一样,菲尔莱特公司也是自己成功的受害者。由于引入了采样技术,费尔莱特不得不与Akai S612、S900、S1000采样器[5]大卫·科克雷尔从EMS离职后设计的几种采样器。和恩索尼克[6]恩索尼克(Ensoniq),美国电子乐器公司,1998年被创新(Creative)收购。——译者注“Mirage”合成器相竞争,而它们的价格只有CMI的几分之一。随着价格便宜、功能多样的电子元件和价格便宜的家用计算机逐渐出现,高端数字采样器的市场不复存在。费尔莱特公司1988年陷入破产状态,但在1990年进行改革后,开始专注于视频后期制作设备,运营至今。

2016年,费尔莱特公司被广电设备公司黑魔术(BlackMagic)收购。(译者补注)

图片资料







参考资料:

http://www.fairlightau.com/

http://www.anerd.com/fairlight/index.htm

http://dvdborn.blogspot.co.uk/

http://electronicinstrumentarchive.weebly.com/

http://www.ghservices.com/gregh/fairligh/

PSB – Love Comes Quickly

http://www.iheartsynths.com/813/

http://www.anerd.com/fairlight/fairlightstory.htm

http://www.soundonsound.com/sos/apr99/articles/fairlight.htm

http://www.anerd.com/fairlight/audioarchives/

注释

注释
1 M8 则基于弗斯1972年发明的另一台模拟/数字混合型合成器——卡萨 Qasar I 开发而来。
2 弗斯早期的卡萨系列合成器,无法产生丰富的谐波,因此音色显得有些单调。——译者注
3 加百利还成立了赛科系统(Syco Systems)公司,成为费尔莱特在欧洲的第一家分销商。
4 噪音艺术乐队(Art of Noise)成员。
5 大卫·科克雷尔从EMS离职后设计的几种采样器。
6 恩索尼克(Ensoniq),美国电子乐器公司,1998年被创新(Creative)收购。——译者注
标准

1979年:Con Brio Advanced Digital Synthesizer 100、200 [美国]Tim Ryan、Alan Danziger、Don Lieberman

康布里奥 ADS 200 合成器

康布里奥 ADS 200 合成器

1979年:蒂姆·赖安、阿兰·丹其格、唐·利伯曼的康布里奥高级数字合成器 100、200

康布里奥高级数字合成器 100、200(Con Brio Advanced Digital Synthesizer,下面简称 ADS 合成器)凭借它们惊人的价格和极具科技感的未来主义外形,多少成为了一种“传奇乐器”——1980年,它的价格曾高达三万美元,接近一万七千英镑。这台乐器由加州理工学院(CIT)的三名学生——蒂姆·赖安(Tim Ryan)、阿兰·丹其格(Alan Danziger)和唐·利伯曼(Don Lieberman)设计,同样,是最早的数字合成器之一。他们发明的第一台合成器,最初是为大学中听觉感知(audio perception)研究而设计的一种设备。这台乐器后来“进化”成为ADS 100合成器——ADS 100拥有64个振荡器,具备多种合成模式,分别是加法合成、相位调制(这一合成技术后来在卡西欧 CZ 系列合成器中出现)、频率调制(即FM调制,这也使得康布里奥合成器与雅马哈出现冲突——后者是乔宁[Chowning]FM专利持有方)。尽管 ADS 100 售价极高且销量极低,但由于它为电影《星际旅行2:可汗怒吼》(Star Trek II: The Wrath of Khan)制作了音效,因而多少获得了一些名声。

康布里奥 ADS 100

康布里奥 ADS 100

康布里奥 ADS 100

康布里奥 ADS 100

ADS 100 合成器使用了三片 MOS 6502 处理器(这种处理器也用在当时的 Apple I、II和Commodore 64计算机上),能够在一个显示屏上显示音序乐句(pattern)和波形包络。这台乐器由一个很大的柜式木箱、两个可拆卸61键键盘和一个控制面板组成,其中,柜式木箱容纳了计算机的硬盘、线材等周边设备,控制面板上则有一个显示器和许多彩色指示灯。ADS 100 是一台完全通过手工连接来安装的乐器,制造一台要耗费超过七个月的时间。但这台乐器也就只卖出了一台——以三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电影配乐者大卫·坎贝尔[1]大卫·坎贝尔(David Campell)是贝克·汉森(Beck Hansen)的父亲,也曾为多莉·艾莫斯(Tori Amos)、艾尔顿·约翰(Elton John)、滚石乐队(The Rolling … Continue reading;后来,这台乐器又被音乐家、旧式合成器收藏者布莱恩·卡修(Brian Kehew)所买走。

康布里奥 ADS 200

康布里奥 ADS 200

1980年,ADS合成器从ADS 100升级到了 ADS200。这次升级又加入了额外的两片6502处理器,使得合成器的处理器数量达到五个;此外,合成器上还新加入了一个新的音序器软件,该软件可以显示音符,能够通过可同步时间(time sync-able)的电压控制/门限(CV/Gate)接口同时播放四个音轨。合成器上的五个处理器允许每个琴键同时触发16个振荡器;再叠加上乐器的16中音色(波形),一共相当于256个虚拟振荡器。ADS 200 尺寸相对更小,可分离的键盘能够以微分音模式进行调谐。

“(整个合成器)可以完全在软件中进行配置……对于频率和振幅,各有一个16步的包络发生器,所以说,这台乐器多少可以说是雅马哈 DX7 的祖父。在我们这台乐器上,你可以编写自己的算法,还可以在算法的任意位置上,任意使用64个振荡器中的任何一个。如果你想要加法合成,你可以把16个振荡器加到一起。相位调制和卡西欧 CZ 合成器上的功能差不多,你可以指定任何一种相位调制法,然后保存对应的配置。你还可以分离键盘、堆栈音色,给键盘上的不同位置指定不同的音色,然后把整个设置保存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把玩合成器的常见手段。”

——布莱恩·卡修

1982年发布的 ADS 200-R 合成器在原有乐器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个16轨复音音序器,最多可储存80000个音符,可通过显示屏编辑各类参数。这台合成器标价两万五千美元,同样,也只制造了一台。与其他高端且昂贵的数字合成器一样,康布里奥“雄霸天下”的日子随着更低成本技术的到来而进入倒计时——尤其是雅马哈 DX7 FM 合成器(1983)——这一乐器对康布里奥的未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外,个人能够负担价格的个人电脑逐渐面世,这些电脑能够运行斯坦伯格(Steinberg)库贝斯(Cubase)等音序器软件,逐渐导致康布里奥系列产品的消失。康布里奥系列合成器失败后,丹其格、利伯曼两人靠生产半导体元件而获得成功;蒂姆·赖安与他人合作成立了索诺斯(Sonus)公司,即今天M-Audio的前身——这家公司是计算机音频界面、MIDI控制键盘、工作室监听等产品领域的领先厂商。

ADS 100/200/200R 图集



 

参考资料:

Vintage Synthesizers by Mark Vail, copyright Miller Freeman, Inc

http://www.matrixsynth.com/2007/10/con-brio-rises.html

注释

注释
1 大卫·坎贝尔(David Campell)是贝克·汉森(Beck Hansen)的父亲,也曾为多莉·艾莫斯(Tori Amos)、艾尔顿·约翰(Elton John)、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Kiss合唱团(KISS)、史密斯飞船(Aerosmith)等歌手、乐队编曲。
标准

1974年:Motorola Scalatron [美国]Herman Pedtke、George Secor

1974年:赫尔曼·派特基、乔治·赛科尔的摩托罗拉斯卡拉琴

Scalatron(直译“斯卡拉琴”,下同)是一台独特的微分音电子乐器,是摩托罗拉公司在1970年代早期为试水乐器市场而研发的一款产品。斯卡拉琴以“第一种在裂缝上弹奏的表演型乐器”为卖点,开诚布公地将自己的销售群体瞄准到实验、微分音市场——如果这个市场真正存在。当然,就乐器本身而言,这只是一台由240个方波振荡器组成、木质外壳、简单的家用合成器(每个振荡器对应一个琴键)。

带有赛科尔(博赞基特)通用键盘的斯卡拉琴

带有赛科尔(博赞基特)通用键盘的斯卡拉琴

实际上,早期版本的斯卡拉琴是通过一组双排键来进行演奏的;后来,这组键盘被换成一种名为“博赞基特通用键盘”(Bosanquet generalized keyboard)的多色键盘。这种键盘由芝加哥微分音作曲家乔治·赛科尔(George Secor)设计,由240个可调律的椭圆形多色琴键构成,用户使用该键盘可以创造复杂的音律体系。

“那年(1974年)年初,我曾参加过一次斯卡拉琴原型机(即可调律数字电子风琴)的演示会。经过那次演示会,我意识到,传统的黑白键盘在演奏每八度多于12个音的音律体系时,并非是最好的媒介。我无意间对博赞基特通用键盘进行了重新设计,接着便找到摩托罗拉斯卡拉琴公司,建议他们在乐器上使用这种键盘。”……“大概同时期,一些‘异谐波音乐运动’[1]异谐波(xenharmonic)音乐一词由音乐家艾弗·达利基(Ivor Darreg)提出,泛指非十二音的音乐体系,如五声、七声调式或是微分音调式。——译者注成员也开始与斯卡拉琴公司主席理查德·哈拉瑟克(Richard Harasek)联络,向他寄去了最初两期《异谐波》(Xenharmonikôn)杂志。哈拉瑟克把这两本杂志交给我,我马上就看了。第二期杂志里刊登了厄弗·威尔逊(Erv Wilson)使用六角形琴键修改博赞基特键盘的图片。看到这图片的一瞬间,我才知道我想要的那种键盘并不是什么新创意……于是,当年剩下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参与通用(即博赞基特)键盘版斯卡拉琴的开发工作;开发完成后,我还用这台乐器去探索新的音律世界。实际上,我觉得我所想要‘发现’的那种键盘,注定要被我‘重新发现’[2]即杂志上的博赞基特键盘。——译者注的那个键盘所替代。”

——乔治·赛科尔

赛科尔键盘示意图

赛科尔键盘示意图

斯卡拉琴售价高昂,将近$6000~$10,000,大概一共只卖出了不到20台(其中,赛科尔博赞基特键盘版只有两台)。斯卡拉琴上带有一个黑白显示器(使用的是摩托罗拉的电视调谐技术),用来调整每个琴键的音高——屏幕上以横条形式音高,屏幕左边代表真实音高,右边则代表可变音高。此外,还可以另购一套售价$1000、带有几种律制“程序”的磁带机。乔治·赛科尔曾带着这台乐器游历各地,演奏哈里·帕奇(Harry Partch,一生都在使用这台乐器)、本·约翰斯顿(Ben Johnston)的作品。斯卡拉琴今天尽管很难找到,但它仍旧获得了许多微分音作曲家的青睐:乔恩·哈塞尔(Jon Hassell)在许多专辑中都曾用到过这台乐器;其中最知名的一张专辑要属《春分》(Vernal Equinox)。

“他们终于发明了我想要的那台乐器——用了四十年的时间,太晚了。”

——肯尼斯·加布罗(Kenneth Gaburo)转述自哈里·帕奇

墨尔本拉筹伯大学的一台双排键版斯卡拉琴。每个琴键都可在1024种不同音高中变换。

墨尔本拉筹伯大学的一台双排键版斯卡拉琴。每个琴键都可在1024种不同音高中变换。

scalatron_02 scalatron_01


 

参考资料:

http://www.warrenburt.com/my-history-with-music-tech2/

http://elgauchoandres.blogspot.co.uk/2010/01/what-is-all-this-stuff-about-motorola.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orge_Secor

注释

注释
1 异谐波(xenharmonic)音乐一词由音乐家艾弗·达利基(Ivor Darreg)提出,泛指非十二音的音乐体系,如五声、七声调式或是微分音调式。——译者注
2 即杂志上的博赞基特键盘。——译者注
标准

1972年:Qasar I、II、M8 [澳大利亚]Tony Furse

托尼·弗斯与卡萨(QASAR) M8

托尼·弗斯与卡萨(QASAR) M8

1972年:托尼·弗斯的卡萨系列合成器

20世纪60年代,澳大利亚电子工程师托尼·弗斯(Tony Furse)一直在尝试制造一台电子乐器——这种乐器可以利用数字手段合成打击乐、交响乐器等复杂的声音波形。弗斯早期基于晶体管的乐器原型中,利用小型“翻转触发电路”(flip-flop circuit)制作了一种简单的“数字波形发生器原型”(proto digital waveform generator),实现了对波形谐波的控制。“翻转触发电路”技术在60年代集成电路出现之后才变得真正可用,但借助这一技术,弗斯虽能控制波形谐波,却无法实现“真实”乐器复杂的声音结构。

卡萨 I 数字/模拟混合型合成器

卡萨 I 数字/模拟混合型合成器

1972年,弗斯在澳大利亚悉尼建立了“创新策略”(Creative Strategies)公司,用以继续乐器的研发工作。这家公司推出的第一个乐器名为“卡萨 I”(Qasar I),是一台单音数字/模拟混合型合成器。尽管卡萨 I 仅仅只制造了两台原型机,却吸引了当时在伦敦 EMS 工作室工作的唐·班克斯(Don Banks,时任堪培拉音乐学院[Canberra School of Music]作曲系主任)。班克斯随后便着手说服了堪培拉音乐学院和联邦政府,赞助卡萨系列乐器的研发工作。不仅如此,他自己也利用使用 EMS 电子乐器(如VCS3等)的经验知识,帮助卡萨的开发。这次合作的成果,便是卡萨 II 的诞生——这是一台双复音数字乐器,罕见地并行(parallel configuration)使用了两片摩托罗拉(Motorola)8位6800微处理器进行处理。卡萨II能够以数字方式合成波形,但却不能产生泛音部分,因此,这台乐器的声音听起来相当“静态”,没有变化感。由于卡萨II上的处理器成本过于昂贵,面对当时市面上其他的晶体管合成器,如慕格模块合成器,卡萨II的价格根本没有竞争力,因而也未能成功进入量产阶段。

卡萨 QASAR II

卡萨 QASAR II

弗斯和创新策略公司接下来的开发项目,名为“卡萨 M8”(Qasar M8),也称“Multimode 8”(多模式8号),1975年完成。M8是一台8位、4K内存、8复音的多音数字合成器,售价$15,000。与卡萨 II一样,M8也使用了两块摩托罗拉 6800 1MHz 处理器和绕接板(wire-wrapped board combination)设计。不同的是,M8可以使用快速傅立叶加法合成(Fast Fourier Synthesis,FFT)法进行声音合成,通过一支光笔在黑白显示屏(VDU)上拖拽、编辑完成操作。M8整个乐器的外形是一个尺寸颇大的盒子,使用一组四个八度的键盘进行演奏。除了键盘演奏外,M8还可通过弗斯首创的“MUSEQ 8” 音序播放系统进行数字化演奏。该合成器编制的声音程序可以保存在8英寸软盘上。

M8 系列的后续型号还包括8复音的 MC 6800 和卡萨复音琴(Qasar Polyphone,1975年)。

1976年,两位澳大利亚电子音乐设计师金姆·来利(Kim Ryrie)和皮特·沃格尔(Peter Vogel)找到弗斯,希望弗斯将 M8 授权给他们的费尔莱特(Fairlight)公司进行销售。这台乐器便是费尔莱特公司的第一台乐器产品——卡萨 M8 CMI,更是“费尔莱特计算机乐器” ——Fairlight CMI 系列合成器的前身。M8 CMI 进行了重新设计,售价达到了更高的$20,000;使用了重新设计的双 6800 处理器,但电路板换成了印刷电路板。此外,这台8复音的多音色乐器搭载了新的QDOS操作系统(基于Motorola DOS系统),使用一组音域更宽的八个八度的键盘进行演奏,同样也可以像前辈M8一样使用光笔进行控制。

卡萨 M8 CMI占地庞大且价格昂贵,最终在1979年停产;但是这台合成器上的许多特点都由费尔莱特后来的 CMI 数字合成器/采样器所继承。

卡萨 QASAR M8

卡萨 QASAR M8

The-QasarM8

360188

卡萨 M8 CMI

卡萨 M8 CMI

音频资料

本站|原始链接 Qasar M8 多轨作品,迈克尔·卡洛斯(Michael Carlos)作,1978年9月

本站|原始链接 迈克尔·卡洛斯使用 Qasar 创作的另一部作品

本站|原始链接 一段音频

托尼·弗斯与卡萨II

托尼·弗斯与卡萨II

个人简介:托尼·弗斯

托尼·弗斯1938年出生于悉尼,早年就对热爱电子领域。他对一切“科技”产品都充满兴趣,曾经从二战以后的军队甩卖店里买了不少电子元件、通讯设备,利用这些东西制作了矿石收音机、高压发生器(high voltage generator)等发明。50年代末期,弗斯的兴趣逐渐转向电子乐器制作,并发明了第一个乐器——电子单簧管。这个乐器由一根二手单簧管改造而来,使用汽车电池供电,并用螺线管(solenoid)控制音孔开闭;通过一个类似钢琴键盘的外接装置进行演奏,可单手弹奏。

出于对谐波相关性质的兴趣,弗斯开始寻找各类(使用电子管的)电风琴音色。他想知道,为什么这些音色除了打击乐和弦乐,就没有其他可选的音色;后来,他读到了德国物理学家、医学家赫尔曼·亥姆霍兹著作《论音感》[1]参见本作品《亥姆霍兹合成器》部分。——译者注的英译版。这部作品中提到了声音的两种极端形式,即噪音和相对应的乐音。此外,美国声学工程先锋哈里·F·奥尔森(Harry F. Olson)《声学工程要素》(Elements of Acoustical Engineering,1957)、美国音乐理论家查理斯·A·卡尔弗(Charles A. Culver)《音乐声学》(Musical Acoustics,1956)两部作品也对弗斯产生了影响。

60年代至70年代早些时候,弗斯曾是计算机产业的一位电子工程师。业余时间里,他一直在用自己掌握的技术来创作点滴音乐。1964年对他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他读到了詹姆斯(James)、波托克(Potok)、奥克斯利(Oxley)三人的文章《重复功能合成器与声谱显示》(Repetitive Function Synthesizer and Spectrum Display)。这篇文章提到了“数字采样”(digital sampling)和一台能完成该功能设备,也让弗斯开发了第一台“全数字波形合成器”。他在1960年代早期尝试制造一台相当于今天微型计算机一样的精密设备,由于这一设备需要使用太多的晶体管,其可行性是值得关注的——直到60年代中期集成电路技术出现后(一个芯片上才能容纳呢么多晶体管),才使得其研究开销终于降到差不多的水平。但尽管1966~1999年间,“数字波形发生器原型”能够控制泛音,但乐器整体的音色仍然缺少弗斯所希望的那种“还原真实乐器”的感觉。

1972年,弗斯辞去电子工程师的职务,开始专注于发明创造。他成立了私人公司“创新策略”(Creative Strategies Pty Ltd),在悉尼中立湾(Neutral Bay)的家中进行经营。弗斯公司的第一个发明是一台叫做“卡萨 1”模拟/数字混合合成器。这台乐器在设计上有诸多突破,除此之外,另一个特点便是它诱人的价格。为了推广销售这台乐器,弗斯找到了当时的一位电脑销售商大卫·布罗斯(David Bross)。布罗斯不仅是一位电脑销售商,还是一位优秀的键盘手。他很快便掌握了这台合成器的用法,随后,便加入了创新策略公司,担任经理一职。同时期,同样为弗斯提供帮助的另一位音乐人,是著名的爵士、古典、电子音乐作曲人唐·班克斯。他曾在英国学习、工作长达数年,1972年回到澳大利亚。回到澳大利亚后的第二年,他便成为堪培拉音乐学院的作曲系主任,并着手建立了学院的电子音乐工作室。他对托尼继“卡萨 1”之后的另一台混合合成器“卡萨 2”很感兴趣。卡萨 2 使用一个键盘控制面板进行演奏操作,整个乐器在澳大利亚艺术委员会(Australian Council for the Arts)资助下完成研发。班克斯曾为音乐学院购买过这台乐器。

弗斯的下一台乐器发明,是一台全电子的合成器,名为卡萨 M8(多功能8号)。除了键盘以外,弗斯还开发出一种图形显示系统,用户使用一支光笔,使用各类波形来创作乐器或人声。在与美国电子巨头——摩托罗拉公司签订协议后,摩托罗拉开始使用它们的程序开发系统,弗斯也继续开发出 MUSEQ 8 音序播放系统。开发这台设备的想法是,使用者在将 MUSEQ 8 与 M8 合成器搭配使用时,可以创作、表演各种音乐,而不仅仅是电子音乐。M8 合成器的另一个创新之处是,弗斯在设计中使用了两片摩托罗拉8位6800微处理器,两片处理器罕见地使用了并行构架,可以大大提升数据输入、输出的速度。

1974年末,弗斯给一批来自堪培拉音乐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高等教育学院(College of Advanced Education)的观众进行了一次演讲,演示了卡萨M8合成器。伴随着这次成功的演讲,班克斯意识到这台乐器对于音乐学院的意义所在,于是便请求弗斯为学院的音乐工作室制造了一台类似的合成器。弗斯后续的研发工作还使用了最新的技术成果——他将软盘储存系统引入乐器中,使用了当时最新的8英寸软盘————软盘的工作原理与磁带录音不同,它可以在不改变盘内数据的情况下对作品进行修改(reorchestrated)。1976年中,弗斯最终将这台原型机卖给堪培拉音乐学院。

此后,弗斯仍在为M8合成器编写软件,为此,他曾经多次造访堪培拉。弗斯也曾使用过软件专家布鲁斯·威廉姆斯(Bruce Williams)写的程序。大概同时期,弗斯开始与合成器爱好者金姆·来利[2]他曾在1971年创立过一本名为《今日国际电子》(Electronics Today International,ETI)的杂志。,合作伙伴、乐器设计师皮特·沃格尔来往。这三人曾一直尝试设计一台能够复原自然“原声”的乐器。为实现这个目标,来利、沃格尔两人在1975年12月成立了费尔莱特公司。这家公司的名字来源于“费尔莱特渡口”(Fairlight ferry),因为他们曾在来利祖母家的地下室工作坊中进行早期的实验研究,而工作坊前面港口对面就是这个渡口。来利和沃格尔对弗斯发明的数字合成器印象深刻;在当时,他们只成功开发出了模拟合成器,但这种合成器并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即还原真实声音)。于是,两人找到弗斯达成了一项生意——他们负责生产合成器,将电脑部分以独立产品(separate entity)形式进行销售。

1976年开始,弗斯开始与费尔莱特公司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合作,即根据原理图制造电路板、重新设计合成器键盘。这次合作的成果就是一台重新设计的合成器“M8 CMI”(Multimode 8 Computer Musical Instrument,即“多模式8号电脑数字乐器”)。1979年初,弗斯逐渐淡出合作项目,与费尔莱特签署了一项授权协议,允许该公司在合成器和计算机两个领域使用它的知识产权。

Fairlight CMI 合成器具有一组73键的键盘,两个8英寸软盘驱动器,一个监视器和一支光笔,使用了四块摩托罗拉微处理器,可以同时演奏八种不同音色。费尔莱特(Fairlight)合成器于1979年开始发售,几乎能够演奏任何音色,一经面世,便迅速获得了音乐人、唱片艺术家的青睐。使用过这台乐器的艺术家们包括史提夫·汪达(Stevie Wonder)、彼得·盖布瑞尔(Peter Gabriel)、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让-米歇尔·雅尔(Jean Michel Jarre)、发电站乐队(Kraftwerk)、柏林爱乐乐团的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等等。实际上,弗斯在卡萨 M8上的一些技术直接形成了今天 Fairlight CMI系列乐器的基础。1987年,弗斯凭借CMI乐器技术获得了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研究成果奖章。

——摘自动力博物馆(Powerhouse Museum)馆藏托尼·弗斯资料


参考资料:

http://images.powerhousemuseum.com/images/pdfs/382297.pdf

注释

注释
1 参见本作品《亥姆霍兹合成器》部分。——译者注
2 他曾在1971年创立过一本名为《今日国际电子》(Electronics Today International,ETI)的杂志。
标准

1970年:Archifooon/Archiphone [荷兰]Anton De Beer、Herman van der Horst

阿姆斯特丹惠更斯-福克基金会的阿尔基琴

阿姆斯特丹惠更斯-福克基金会的阿尔基琴

1970年:安东·德·贝尔、赫尔曼·凡·德尔·霍斯特的阿尔基微分音琴

阿尔基微分音琴实际上可以看作是福克风琴(Fokker Organ)的电子便携版——福克风琴是荷兰物理学家阿德里安·福克(Adriaan Fokker)在1950年发明的一种31音的微分音大型管风琴。

阿尔基微分音琴是荷兰氖声(Neonvox)公司(位于荷兰格尔德兰省维尔普地区)的员工赫尔曼·凡·德尔·霍斯特(Herman van der Horst)应安东·德·贝尔(Anton De Beer)请求设计制造的——安东是一位风琴家、微分音作曲家,也是一位福克风琴演奏者。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这种乐器一共只生产了四台,其中两台安装在阿姆斯特丹的惠更斯-福克基金会(Huygens-Fokker Foundation),一台安装在澳大利亚人威廉姆·布隆海德·科茨家中(William Bromhead Coates)[1]具体地址是140 Station Street Blackheath NSW 2785。,还有一台安装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韦伯斯特大学(Webster College St. Louis)。

微分音作曲家比尔·科茨(Bill Coates)在演奏阿尔基琴

微分音作曲家比尔·科茨(Bill Coates)在演奏阿尔基琴

阿尔基微分音琴最独特的地方,要属它的微分音键盘设计。该乐器使用一个相当与众不同的键盘进行演奏,这个键盘音域有5个八度,却有333个琴键,这些琴键的颜色有黑色(升调)、白色(正常调)、蓝色(半升调)、深灰色(降调)、灰色(半降调)五种——实际上,该键盘是以惠更斯[2]克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曾在1661年拒绝传统的平均律制,首次提出了31平均律制。的“五音法”微分音(5th-tones)音域为基础设计的。该乐器的音源为晶体管振荡器,这些振荡器安装在一种可更换的印刷电路板上,使用风琴常见的音栓进行控制。该乐器可以产生管风琴、钢琴、木管乐、竖笛、小号、弦乐的声音,声音处理单元包括一组可混合滤波器、颤音和低音/高音设置,通过滑杆进行调整。

阿尔基微分音琴的外壳是一个尺寸为116x40x15cm的漆质木盒,外部接有50W功率的放大/扬声器盒,这种设计使得这台乐器具有一定的便携性。

阿尔基琴的333个琴键

阿尔基琴的333个琴键

该示意图展示了阿尔基琴31音律制键盘的音高布局

该示意图展示了阿尔基琴31音律制键盘的音高布局

阿尔基琴的原型——福克风琴的键盘,1952年

阿尔基琴的原型——福克风琴的键盘,1952年

阿德里安·福克、亨克·巴丁斯(Henk Badings)、安东·德·贝尔、约尔·曼德尔鲍姆(Joel Mandelbaum)等艺术家都曾为阿尔基微分音琴创作过作品。安东还曾为这台乐器写过一个演奏指南——《阿尔基微分音琴使用向导》(Guide for the use of the 阿尔基微分音琴,1976)。

阿德里安·福克

阿德里安·福克

人物简介:

阿德里安·丹尼尔·福克
1887,印尼爪哇茂物~1972,荷兰哈勒姆

阿德里安·福克是著名航空先驱安东尼·福克(Anthony Fokker)的表亲,最初曾在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学习采矿(mining engineer)专业,后来又在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学习物理学,于1913年获得博士学位。福克最出名的成就要属“福克-普朗克方程”——一个时序偏微分方程,用于描述物理变量在摩擦力等驱动力以外的随机力作用下,随时间变化的概率分布情况(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布朗运动)。福克-普朗克方程曾出现在福克的论文中,由马克思·普朗克(Max Planck)独立推导。

1913~1914年间,福克曾在苏黎士做过爱因斯坦的助理,并与爱因斯坦合作发表了一片广义相对论的论文。1923年,福克受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聘用,成为该校的物理学教授。rbdm

1940年,荷兰被德军入侵。福克为了避免德军利用自己(的物理学技能),转向研究音乐理论——尤其是调律技术(tuning practice)、微分音、纯律和平均律的综合表达(compromises embodied)。他的兴趣点主要在欧拉(Euler)和惠更斯的相关理论上。战争期间,他曾制造过一台12键的管风琴,这台管风琴按照欧拉的“通用音乐”(Generibus musicis)理论,按照平均音律(mean-tone)进行调律。后来,他又制造了一台31键的风琴,这台乐器基于惠更斯的“五分法”音域理论,音律近似等于纯律律制(pure tuned scale)。1951年以后,不难见到使用福克风琴的音乐会表演。1970年,在福克去世前夕,一种电子版的福克风琴——“阿尔基微分音琴”终于面世了。

安东·德·贝尔在演奏福克管风琴,荷兰哈勒姆

安东·德·贝尔在演奏福克管风琴,荷兰哈勒姆

安东·德·贝尔
1924.10.27,荷兰哈勒姆~2000.1.1,荷兰哈勒姆

安东·德·贝尔曾师从约翰内斯·伦琴(Johannes Rontgen)、保罗·弗伦克尔(Paul Frenckel)两人学习钢琴,并先后跟随理查德·布尔(Richard Boer)、恩斯特·W·穆德(Ernest W. Mulder)学习大键琴和作曲。1951年,他与福克直接合作,首使用福克31音风琴演出了为这台风琴专门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来自巴丁斯、科克斯(Kox)、曼德尔鲍姆、阿兰·里杜特(Alan Ridout)和威施耐格拉德斯基(Wyschnegradsky)。1970年,贝尔与氖声公司的赫尔曼·凡·德尔·霍斯特合作发明了电子便携版的福克风琴——阿尔基微分音琴。


 

参考资料:

http://www.huygens-fokker.org/instruments/instrumentshuygensfokker/archiphone.html

http://diapason.xentonic.org/cm/cm001.html

http://erelievonen.eu/documents/microtonal/FokkerOrganRepertory.pdf

注释

注释
1 具体地址是140 Station Street Blackheath NSW 2785。
2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曾在1661年拒绝传统的平均律制,首次提出了31平均律制。
标准

1978年:DMX-1000 Signal Processing Computer [美国]Dean Wallraff

DMX-1000信号处理计算机

DMX-1000信号处理计算机

1978年:迪恩·沃拉夫的DMX-1000信号处理计算机

DMX-1000是一台早期的数字合成器。实际上,这台合成器是一台16位的音频处理计算机,作为OEM贴牌产品,可以整合进现有的计算机系统中(在当时来说,通常是DEC PDP11计算机),用户在宿主机上运行自己的操作界面或是编曲程序,来控制DMX-1000。这台合成器售价不菲,超过了当时大多数音乐人的接受范围,但反过来说,这台乐器也不是冲着大众市场去的——它瞄准的是电子/计算机音乐工作室市场(其中一台最初版本的合成器由米兰大学控制论研究所[Cybernetics institute]购买)。DMX-1000 由迪恩·沃拉夫设计,他曾是麻省理工学院实验音乐工作室的的一位程序员:

“我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时候,是个技术员,大部分工作是编写一个早期的可视化乐谱编辑器,我用(大学的)那套合成系统创作过音乐,这些音乐一般都是非常规律制的。当时,编曲是一个漫长的活儿,因为电脑要用半个小时的运算才能生成一分钟的声音,然后你再把声音从磁盘上回放出来。其中一些作品被编成专辑,发了出去。

过了一年半,我觉得是时候从麻省离职了——这份工作无非是机械重复,而且薪水太低。对于我来说,离职的最大问题在于,我会‘想念’工作室的那套合成系统,因为它是唯一的一个工具,能让我创作特殊律制的音乐。于是,我决定自己制造一台能够在家中创作、实时合成声音的数字合成器。于此同时,我们搬到了纽约居住,住在布鲁克林(Brooklyn)区的一片意大利居民区中……白天,我为大通、花旗银行开发转账系统;晚上则设计制造我的合成器。”

DMX-1000运行在一台LSI计算机上,1982年

DMX-1000运行在一台LSI计算机上,1982年

DMX-1000 可以运行多种振荡器、滤波器和噪声发生器,多种效果器可以相互组合连接,也可以产生复音(该乐器最大可组合20种简单振荡器,可控制振幅和频率。以下任意一种情况,振荡器数目减少到14个,减少的6个振荡器功能移作他用:加入包络控制;6音色频率调制;15个一阶滤波处理;8个二阶滤波处理;30个白噪发生器)。这台乐器的性能可以和当时市面上大多数复杂模拟合成器相匹敌,不仅如此,它还具有这些合成器没有的优点——可以完全编辑所有参数,并能够实时运行(播放)用户编辑的乐谱。

为避免用户将DMX-1000接入其他计算机系统、编写自己软件的过程中产生麻烦,沃尔夫数字音乐系统公司(Digital Music Systems company)后来又设计了一台完整的合成器系统——DMX-1010。这台合成器系统基于一台 LSI-11 计算机,计算机上运行着乐谱、声音合成软件,配有软盘驱动器、CRT显示屏和一组61键的键盘。

DMX-100、Pod-X

Pod-X 是加拿大作曲家巴瑞·杜亚士(Barry Truax )在1982年为DMX-1000设计的一套编曲工具,在自己的泊松分布概率音乐模型基础上设计而来。

Pod-X 一词,即取自英语泊松分布的单词POisson Distribution。

“1982年购入DMX-1000后(这机器今天仍能工作,足够惊人),Pod-X项目随之开始。当时,偶尔有人戏称这个项目是‘成人电影点播系统’(X-rated POD system)。也许,我可以去吉尼斯世界纪录申请一个‘持续运行(和使用)时间最长的计算机音乐系统’的记录,它见证了那个时代合成器系统的演进。此外,它还可能是最具生产力的乐器之一……”

虽然 DMX-1000 合成器功能灵活,但很快还是被雅马哈 DX 系列等等合成器所淘汰——后来出现的这些乐器性能强劲,价格也更为合理。

“在接下来几年中,我们一共卖出了几十台合成器,买家都是大学的计算机音乐工作室或者研究机构。在当时,这台乐器可以说是市面上功能最为灵活的实时合成器,它能做到其他同价格合成器做不了的事情。但是在80年代中期,雅马哈推出的DX-7合成器提供了更为原生的合成性能(尽管在编辑灵活性上略逊一些),价格只是我们的十分之一。我花了一年的时间去筹集资金,开发新一代合成器,最终也没有成功,最终退出了市场。”

相关论文存档

本站|原始链接 DMX-1000 信号处理计算机
本站|原始链接 使用 DMX-1000 进行实时粒子合成采样
本站|原始链接 DMX-1000 音乐创作交互模型


参考资料:

The DMX-1000 Signal Processing Computer. Dean Wallraff. Computer Music Journal Vol. 3, No. 4 (Dec., 1979), pp. 44-49

http://www.sfu.ca/~truax/pod.html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Music. By Peter Manning

http://arsnova.org/deanraff/

标准

1977年:Samson Box/Systems Concepts Digital Synthesizer [美国]Peter Samson

彼得·山逊站在山逊音乐盒旁边

彼得·山逊站在山逊音乐盒旁边

1977年:彼得·山逊的山逊音乐盒

山逊音乐盒(Samson Box),亦名系统式数字合成器(Systems Concepts Digital Synthesizer)是为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音乐与声学计算机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mputer Research in Musical and Acoustics,CCRMA)专门设计的一台专用型音频计算机——这台设备出现以前,学音乐的同学们只能使用大学里那台价格昂贵而且速度略慢的计算机系统。不仅如此,使用时间也被限定在凌晨三点到六点的检修时期内。山逊音乐盒造价大概为十万美元,形似一台“绿色的冰箱”,是最早的数字合成器之一。该合成器于1977年被安装到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中,曾广泛用于80年代的音乐创作和实验研究中。

彼得·山逊(Peter Samson)可以说是今天程序员黑客们的“老前辈”。70年代,他曾受音乐与声学计算机研究中心的委托,以自己之前的原型实验为基础,来开发一种数字音频合成器。山逊设计的这个乐器基于一台特制的 DEC PDP6 计算机,运行着三种模块,分别是音源发生器模块(该模块由256个发生器模块组成,波形振荡器带有多种模式和控制参数,具有完备的振幅、频率包络调整功能)、调整器模块(共具有128个调整器,每个调整器都可以作为二阶滤波器、随机数发生器或是振幅调制器等处理器来使用)和32个延迟单元模块,而且,这些模块可以同时运行。这台乐器支持加法、减法、非线性频率(FM)调制以及波形整形(waveshaping)合成四种合成方法,通过四个数字/模拟转换器进行处理成为声音,因此,一共有4路音频输出。

山逊音乐盒的成功之处在于,这台乐器使学生和音乐人接触到了更快、更专业的技术;但长远说来,山逊音乐盒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阻碍计算机合成技术发展的效果——山逊音乐盒说到底是一个封闭的合成器系统,无法运行更“开放”的类MUSICX软件,而后者才真正是现代软件合成系统的前辈。


 

参考资料:

Peter Samson’s homepage: http://www.gricer.com/

Peter Samson, A General-Purpose Digital Synthesizer, Journal of the 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 1980, Vol. 28 [3].

http://www.musicainformatica.org/

https://ccrma.stanford.edu/guides/planetccrma/Some.html

标准

1977年:Synclavier I、II [美国]Jon Appleton、Sydney Alonso 、Cameron Jones

键盘合成器 II 的最新型号,9600TS,使用了一台苹果麦金塔(Macintosh)电脑运行终端模拟器

键盘合成器 II 的最新型号,9600TS,使用了一台苹果麦金塔(Macintosh)电脑运行终端模拟器

1977年:乔恩·阿普尔顿、悉尼·阿朗索卡梅隆·琼斯的键盘合成器I、II

键盘合成器(Synclavier)是美国佛蒙特州诺威奇(Norwich)市新英格兰数码公司(New England Digital Corporation,下称NED公司)开发的第一款合成器商品,于1978年推出。这套合成器系统由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数字电子专业教授、作曲家乔恩·阿普尔顿(Jon Appleton)负责设计,工程系的两位学生悉尼·阿朗索(Sydney Alonso)、卡梅隆·琼斯(Cameron Jones)进行软件程序编写工作。

键盘合成器的前身是阿朗索、琼斯两人为阿普尔顿教授的电子音乐课程所开发一套软硬件。毕业以后,他们两人开发了一种16位处理器卡和新的编译器,以便制造NED公司的第一个产品——“ABLE”计算机。这种计算机曾被出售给各种机构,用于数据采集。NED公司开发的第一种乐器产品名为“达特茅斯数字合成器”(Dartmouth Digital Synthesiser),使用ABLE作为微处理器,1977年,其量产版本以“键盘合成器 I”(Synclavier I)作为型号正式推出。这台设备旨在成为一个高度集成的高端音乐制作系统,而非一台普通的乐器;其售价也达到了$20,000至$50,000——这个价钱对当时大部分音乐人和唱片工作室来说都遥不可及。

键盘合成器 I 搭配 VT100 计算机

键盘合成器 I 搭配 VT100 计算机

键盘合成器 I 是一种基于频率调制(FM)技术的无键盘音源模块,只能通过装有控制系统的 DEC VT100 计算机进行编程设置。这种情况在键盘合成器 II 上有所改变。键盘合成器 II 在1979年推出,是一台频率调制/加法混合型合成器,自带一个32轨数字音序器,也是第一台意在成为“无磁带工作室”的音乐设备。由于这台合成器上使用的零件,要么是为军方专门发明的硬件设备,要么是NED公司自主研发的,因此,它的售价同样不菲。这台乐器基于NED公司自己研发的ALBE计算机制成,因此整个系统也足够稳定[1] … Continue reading

键盘合成器 II 与 ORK 键盘

键盘合成器 II 与 ORK 键盘

键盘合成器 II 通过一个标准型ORK开关键盘进行控制,使用与I代一样的DEC VT100 (后来是VT460)计算机、一组显眼的红色多用按钮控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按钮的指示灯与B52轰炸机上的指示灯是一样的——这么做,同样也是出于耐用性的考虑)以及旋钮来调整各类参数。通过这些控制装置,用户可以用键盘直接编辑各类数据,通过视觉反馈掌握各类乐器参数的状态。后来在PSMT型号上,这组ORK键盘被换成了一组由时序电路公司[2]时序电路公司(Sequential Circuits),一家美国合成器厂商,1987年被雅马哈收购。——译者注授权使用的VPK配重式速敏键盘(这种键盘和时序电路公司的Prophet T8合成器上的键盘一样)。键盘的换代,极大地提升了乐器的可演奏性。

键盘合成器 II PSMT

键盘合成器 II PSMT

键盘合成器 II 实际上就是一台64复音的数字模块合成器。用户可以购买一系列独立的功能扩展卡来实现功能扩展,这使得整个乐器都十分便于扩展、维护。1982年,这些模块组中又加入了一个16位数字采样设备,用户不仅能够进行采样,还可以通过频率调制技术重新合成采样——因此,键盘合成器也是最早的数字采样器之一(费尔莱特 Fairlight CMI 系列是真正的第一)。1984年,随着数字硬盘直录(direct to disk)、采样到(32M)内存、200轨音序器、吉他接口、MIDI、SMPTE标准[3]SMPTE,全称为“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 Continue reading功能的引入,键盘合成器 II 成为了一台性能超强(当然,价格也超贵)的综合型音频生产工具,更成为高端音乐、音轨工作室的标配,直到今天,这台合成器仍为一些工作室所使用。80年代的许多电影、金曲中,很容易就可以发现键盘合成器的存在;赶时髦乐队(Depeche Mode)、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劳里·安德森(Laurie Anderson)、赫比·汉考克(Herbie Hancock)、史汀(Sting)、创世纪乐队(Genesis)、大卫·鲍伊(David Bowie)等人的作品中都能找到键盘合成器的声音。这部乐器尤其受到了弗兰克·扎帕(Frank Zappa)的青睐——扎帕是为数不多拥有键盘合成器的个人之一,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是用了这部乐器,比如《地域爵士》(Jazz From Hell)、《文明,Phaze III》(Civilization, Phaze III):

“自我开始创作音乐开始,我便一直期望着,有一天,我能够听到我的作品被情感正确、毫无差错地演奏出来。键盘合成器为我解决了这个问题。我现在创作的大部分作品,已不是为人类双手创作的了。”

——弗兰克·扎帕

虽然键盘合成器在录音室等场合大受欢迎,但最终也不敌功能日渐强大的计算机、MIDI合成器和低价数字采样器的“轰炸”。新英格兰数码公司1992年关门大吉,公司的部分资产被福泰克斯(Fostex)购买,用于生产硬盘录音系统。1993年,NED的前员工们建立了一家新的公司,名为“键盘合成器公司”(Synclavier Company),为仍在使用键盘工作室的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虽然Synclavier在录音室中大受欢迎,但它终究还是没能敌住性能日渐强大且更为便宜的个人电脑、MIDI合成器以及低价的数字采样器。NED在1992年关闭,公司的大部分资产被Fostex购买,用于硬盘录音系统。1993年,一些前NED员工建立了一家新的Synclavier 公司,为仍在使用Synclavier 的用户提供技术支持。

图片资料








 

参考资料:

Photographs: Jean-Bernard Emond at http://ned.synthesizers.fr

http://www.500sound.com/uniquesync.html

http://www.synclavier.com/

Synclavier Facebook group

注释

注释
1 这里试举一例来证明ABLE计算机的稳定性:美国航空航天局曾使用ABLE计算机运行伽利略(Gallileo)航空探测器的机载系统,经过14年,今天已经运行到太阳系的边界——这比这台探测器的原始任务期限长了8年。
2 时序电路公司(Sequential Circuits),一家美国合成器厂商,1987年被雅马哈收购。——译者注
3 SMPTE,全称为“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Engineers),是美国的一个技术协会,拥有超过600项电影电视等产业的技术标准。——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