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格哈德·施泰因克、恩斯特·施赖伯的次谐波合成器
20世纪50年代末,东德政府觉得有必要提高“东方社会主义阵营”(Eastern block)在创作电影、电视电子音乐上的能力,像西德的 WDR 工作室那样,为“严肃”的现代电子音乐提供一个创作平台。这一想法最终促成了东欧地区第一间电子音乐工作室的诞生。这间工作室名为“声学-音乐交叉学科实验室”(Laboratory for problems at the border of acoustics/music),1956年在东德国家广播电台(East German National Radio,RFZ)资助下建立(1970年关闭)。1961年,“次谐波合成器”(Subharchord)带着实验室“招牌乐器”的身份诞生。
1956年实验室成立以后,年轻的音频工程师格哈德·施泰因克(Gerhard Steinke)受任成为实验室的主人,负责立体声和电子声音创作的研究。当时,欧洲大地上几乎所有的国家有类似的电子音乐研究项目,在东德受到别国入境限制(travel restriction)之前,施泰因克曾经访问过其中一些项目。1961年,一支由恩斯特·施赖伯(Ernst Schreiber)带头的研发队伍完成了次谐波合成器的开发工作,恩斯特本人也因此被看作是这台乐器的发明者:
我在德累斯顿(Dresden)广播电台做音频工程师的时候,找到过一些由奥斯卡·萨拉创作、为特劳特温电子琴编写的作品磁带。我曾听过这些音乐——(小时候)在写作业的时候,曾经听到德累斯顿电台下属魏玛与莱比锡电台(Weimar and Leipzig station)的节目中使用这些音乐。这些与众不同的声音经常出现在广播台的节目、尤其是广告中。但是,与指挥家赫尔曼·舒尔肯(Hermann Scherchen)的一次共事,才让震荡我走上乐器设计道路。1949年2月,我在德累斯顿广播厅(之前是德国卫生博物馆[German Hygiene Museum]的接待大厅)为舒尔肯录制了巴赫的《赋格艺术》(Kunst der Fuge)。在谈话中,我才知道舒尔肯很久以前便接触过无线电,还曾在1930年前后与特劳特温、亨德密特、萨拉等人一起共事。
1953年,杜塞尔多夫的展览会上第一次展示了一台电风琴(即多音琴[Polychord])。这台乐器是柏林广播台一位“先进的”总工程师购买的。但我们觉得这台乐器(的音色)过于死板——我们觉得自己可以做一台更好的乐器。与此同时,科隆广播中心(Cologne Funkhaus)[1]这里指的实际上就是西德的WDR工作室。——译者注也建立了第一间电子音乐工作室,工作室配备了特劳特温发明的新式特劳特温琴——单音琴(monochord)。1955年,我在柏林广播台的乐器仓库里翻出了一台残缺的四重奏特劳特温琴(quartet trautonium)。这台乐器是1948年萨拉委托特劳特温制造的,已经没法正常演奏,即便是萨拉来到实验室,也没能把它修好。但我们可不仅仅是好奇了——我们对萨拉说,我们要制造一台我们“自己的”、更现代的设备……萨拉大笑,带着一丝同情拍了拍我的肩膀,随后便转身继续用那台混合型特劳特温琴(mixture trautonium)进行演奏、制作电影配乐去了。
但最终,我们还是成功说服了我们台的总工程师,建立了“声学-音乐交叉学科实验室”,并聘请到了经验丰富的电视工程师、风琴爱好者恩斯特·施赖伯(来开发乐器)。乐器的开发工作开始于1959年4月。但当时的文化部以‘自然界中不存在“次谐波”’为由,认为“次谐波声”不是“音乐”,这差点使整个项目夭折……于是我们对锯齿波进行了分频,将其分成多个子震荡(sub-oscillation)过程,成功地证明了次谐波的存在;这才被允许开始研究。我们未能按照原定计划开发乐器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德绍[2]据考,这里所说的“德绍”(Dessau)指的应该是德国作曲家、指挥家保罗·德绍(Paul … Continue reading。有一次,我在艺术学院发表演讲,演示了一台多音琴(Polychord),他却评论说,这乐器的音色夸张且颤音太强,更适合出现在妓院中;相比之下,特劳特温琴才能真正激起音乐人的创造力。但是,不久以后,这位心眼儿颇多的“典型领导”便不见人影、跑到西德去了,于是乎,我们便得以开心地继续实验室的工作。
第一台次谐波合成器于1961年制造完成。这台乐器一出现,便受到了许多音乐人的热烈欢迎。这些人来自卡通电影(如阿迪·库尔特[Addy Kurth])、广播和电视产业。这以后,我们终于能在实验室创作多样的音乐作品、进行后续的乐器开发了;再后来,我们开始了次谐波系列乐器的生产。《竞速》(The Race)是第一部使用次谐波合成器配乐的布偶卡通剧,获得了巨大成功。我们当时一直与乐器的发明者——舒尔肯保持联络,1961年7月9日,柏林墙建起前夕,德绍、舒尔肯和我三个人在西柏林的凯宾斯基酒店(Kempinski)见面商讨乐器原型的问题——德绍一直支持着我们的开发工作,虽然他一直强调,他对于这台乐器没有两组键盘而感到不满。
实验室研发、生产、唱片工作并行推进,最终才使得次谐波合成器二代(Subharchord II)在1969年诞生。不幸的是,赫鲁晓夫将电子音乐定性成不符合“社会主义现实”的“噪声”(cacophony);工作室因此不得不中断所有的后续研究。但是,还是有几台乐器得以幸存,其中两台分别在2005年、2007年得到修复。这两台琴现在正在为创意事业服务。
——格哈德·施泰因克《回忆录:次谐波合成器的诞生》(The Creation of the Subharchord – a Recollection),2008
次谐波合成器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特劳特温琴”(特劳特温发明)、“混合型特劳特温琴”(奥斯卡·萨拉发明)上使用的次谐波合成技术(‘subharmonic’ synthesis)。这三台乐器(包括次谐波合成器)都是对次谐波频率(sub-harmonic frequency)进行八度分频(octave dividing),来调制产生合成音。这一合成技术可产生许多种复杂的音色、声效。与特劳特温琴家族乐器不同,次谐波合成器相对更少注重乐器的微分音能力,因此也没有使用特劳特温琴上的那种连续音域的电阻弦,而是用标准的键盘进行演奏。
次谐波合成器与西德的特劳特温琴差不多,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期间曾广泛用于“共产主义阵营”的电影、电视配乐里。东德电影公司(DEFA)交响乐团的前指挥卡尔-恩斯特·沙瑟(Karl-Ernst Sasse)曾在德累斯顿使用次谐波合成器为《Signale》[3]相当于共产主义阵营版《星际迷航》(Star Trek)电视剧。等一些小众Cult[4]“Cult”泛指一些题材奇特、拍摄手法与众不同的电影。这些电影一般是科幻、恐怖电影,有时也可能以色情和暴力内容为卖点。科幻作品配乐。次谐波合成器也曾用于东德电影公司的其他卡通作品中。
交叉学科实验室(工作室)创作的其他音乐作品有:
1963年
库尔特:《懒惰魔术师》(Der faule Zauberer)
库比切克(Kubiczek):《阿玛里洛·露娜》(Amarillo Luna)
维丁(Wehding):《电子音四重奏》(Quartet für elektronische Klänge)
1965年
霍恩泽(Hohensee):《变奏曲》(Variationen)
列夫斯基(Rzewski):《动物园》(Zoologischer Garten)
参考资料:
www.subharchord.com
Electronic and Experimental Music: Pioneers in Technology and Composition. Thomas B. Holmes, Thom Holmes
http://www.residentadvisor.net/feature.aspx?1771
La musique électroacoustique en République démocratique allemande (RDA) : une avant-garde paradoxale Tatjana Böhme-Mehner July 201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