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合成器(Siemens Synthesiser),亦称西门子电子音乐工作室(Siemens Studio For Electronic Music)可以看作是德国版RCA合成器(工作室),开发于1959年,最初用于为西门子公司的宣传片制作电子配乐。它与RCA二代合成器(MkII)一样,也是一台模块化的“创作、合成系统”,可以生成音乐序列、合成声音、录制成品。这台乐器由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1]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Siemens-Halske),由恩斯特·维也纳·冯·西门子(Ernst Werner von Siemens)与约翰·乔治·哈尔斯克(Johann Georg … Continue reading的赫尔穆特·克莱因(Helmut Klein)、W.沙夫(W.Schaaf)两人为当时慕尼黑的电子音乐工作室(Studio Für Elektronische Musik)开发。这套合成系统的连接、控制方法与RCA合成器一样:一组四行多转速的穿孔纸带分别控制音色、包络、音高和音量,受控制的音源包括一组20个的振荡器、一个白噪发生器、一台和莱电簧琴[2]和莱电簧琴,直译名“和莱罗拉”(Hohnerola),是一种类似多音色琴的电放大簧乐器,由和莱公司销售。和一台脉冲发生器。西门子合成器的音域为7个八度。
后来,慕尼黑的这间工作室搬迁至乌尔姆(Ulm),最终在1969年解体关门;但这期间,西门子合成器的开发工作仍在持续。20世纪50~60年代间,许多欧洲实验音乐人都曾使用过它,其中包括毛利西奥·卡吉尔(Mauricio Kagel)、本特·哈姆布瑞思(Bengt Hambreus)以及慕尼黑电子音乐工作室的一把手约瑟夫·安东·里德尔(Josef Anton Riedl)。
H.Klein:”Uber ein Apparatur zur Steuerung und Verformung von Klängen”,Nachrichtentechnische Fachberichte,cv(1959),31 Répertoire international des musiques expérimentales (Paris,1962),36.
欧拉姆曾于1942~1959年间工作于英国广播公司(BBC)。在BBC工作期间,她与德斯蒙德·布里斯科(Desmond Briscoe)联手成立了“无线电音工作室”(Radiophonic Workshop)。1959年,欧拉姆从BBC辞职,创建了自己的“欧拉姆电子音乐创作工作室”(Oramics Studios for Electronic Composition),该工作室位于英国肯特罗瑟姆(Wrotham),房子由一间烘干室改造而来。在工程师格拉哈姆·伦奇(Graham Wrench)的帮助下,欧拉姆制造了一台“预算极少、差异化理念的”光电设备,并将其命名为“欧拉米科合成器”。欧拉姆曾使用该乐器创作、录制广播电视、剧场和商业短片的配乐。
“那有一间八角屋,”格拉哈姆回忆说,“她在那间屋子里开办了工作室,但是,在隔壁客厅里面有一张台球桌,上面盖着一块板子,上面写的却是‘欧拉米科电子’。那里真是没什么东西!她只有一台示波器、一个振荡器,而且这两样东西都没法正常工作;此外,也就有一点其他的小东西和零件——我记得,只有一些GPO继电器。达芙妮她并不是一个太‘技术’的人,但是她说,她想制造一台制作电子音乐的新合成系统:音乐人能够更多地参与到‘制造声音’的过程中。她了解过电影放映中的光学录制技术,因此,她想使用绘制胶卷的形式控制合成系统。达芙妮坦诚地说,这个计划早在几年前就展开了,但是过去一年里一点没有进展。我说,我知道怎么做才对,因此,达芙妮开始靠我来做这件事情。我放下了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的工作,用最快的速度开始了这项工作。”
——《格拉哈姆·伦奇:达芙妮·欧拉姆光学合成器的故事》(Graham Wrench: The Story Of Daphne Oram’s Optical Synthesizer’ Sound),《Sound》杂志,史蒂夫·马歇尔(Steve Marshall ),2009年
欧拉米科合成器
欧拉姆合成技术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将图形与音频信号建立了直接关系,虽然该合成系统是单音的,但其对于音色细节控制的灵活性,在当时绝无仅有,而且该合成器也是当时最为复杂的电压控制型模拟合成器。达芙妮·欧拉姆在整个60年代仍在使用这一技术为电影和剧院创作配乐,其作品包括《大熊座火箭》(Rockets in Ursa Major,1962)、《哈姆雷特》(Hamlet,1963)以及《紫尘》(Purple Dust,1964)。
声音合成器(Fonosynth)是一台为罗马美国学院(American Academy in Rome)电子音乐工作室专门制造的大型电子管/晶体管工作室模拟合成器,由波兰裔意大利音频工程师保罗·卡托夫(Paul/Paolo Ketoff)设计制造,意大利作曲家小基诺·马里努兹·Jr(Gino Marinuzzi Jr.)提供音乐指导。
罗马美国学院电子工作室由美国作曲家、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电子音乐中心[1]格伦比亚-普林斯顿电子音乐中心(Columbia-Princeton Electronic Music … Continue reading联合创始人奥托·列宁[2]奥托·列宁(Otto Luening),1900.6.15,美国威斯康星密尔沃基~1996.9.2,纽约市建立。当时,哥-普电子音乐中心de 列宁作为客座音乐人,来到美国学院工作,为期一年:
“1958年春夏之交,奥托·列宁第一年来到美国学院期间,曾提议哥伦比亚大学的爱丽丝·M·迪岑基金会(Alice M. Ditson)出资购买一图书馆的现代音乐唱片,供音乐人使用。但1961年他再来到学院,进行为期六周的夏季访学时,他改了主意:他把(位于学院地下室的)‘听音室’变成了‘电子音乐工作室’的雏形。这间工作室最后配备了三台正弦波振荡器、一部弹簧混响单元、一个麦克风、一台安培(Ampex)立体声便携式磁带录音机以及一个混音台。再加上听音室原来就有的安培350单声道磁带录音机和广播/唱片播放机,这间听音室变成了一间可进行声音研究的实验室。1945~1946年,列宁第二次作为客座音乐人来到美国学院,为期一年,迪岑基金会在此期间资助购买了现有第一台电子音乐合成器,即‘卡托夫合成器’(Synket)[3]注意:卡托夫合成器在此处应该是声音合成器的讹误。。该乐器由保罗·凯托夫研发,他是罗马杰出的音频工程师,工作于罗马奇尼奇塔(Cinecittà)电影工作室。也正是凯托夫工程师,设计了最初的工作室以及工作室使用的8路调音台——因为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这间刚具雏形的工作室才能够正常运转起来。安装了卡托夫合成器以后,听音室立马变成了一个当时相当先进的高级电子音乐工作室,并为工作室的许多成员所用。工作室同时也为许多来访的美国(拉里·奥斯丁[4]Larry Austin、阿尔文·科伦[5]Alvin Curran等)、意大利音乐人(奥尔多·克莱门蒂[6]Aldo Clementi、莫罗·博尔托洛蒂[7]Mauro Bortolotti等)所使用。”
——理查德·特斯浩(Trythall)《“罗马音乐创作奖”史》(A History of the Rome Prize in Music Composition)
受益于本时期音频、音效创作的影片包括《非洲部落》(Africa Adido,1966)、《茶花女》(La Traviata,1966)、《恶魔星球》(Terrore Nello Spazio,即Planet of the Vampires,1965)、《奇遇》(L’ avventura,1960)、《面包,爱情和理想》(Pane, amore e fantasia,1953)、《大力士和吕底亚女王》(Hercules Unchained,1959)等。
1946~1951年间,马里努兹成为罗马歌剧院(Teatro dell’Opera)的助理指挥。1947年,马里努兹在西班牙完成首次演出,指挥了一场芭蕾舞音乐,此后便决定潜心于音乐创作。在此期间,马里努兹创作了许多电影配乐,在电子音乐领域十分活跃。1956年,他创立了“罗马交响乐团学院声学工作室”(Studio of phonology for the Roman Philharmonic Academy),后来,又与保罗·卡托夫、沃尔特·弗洛克斯(Walter Flocks)、弗兰科·埃万杰利斯蒂(Franco Evangelisti)、多梅尼科·古阿赛洛(Domenico Guaccero)、 圭多·古阿赛洛(Guido Guiducci)、艾基斯多·马克奇(Egisto Macchi)等人一起创立了R7试验研究组。
1943~1945年间,马里努兹曾被关押于纳粹集中营(战俘营 12-F,Stalag XII F;编号50914)。他以这段经历为基础,创作了作品《拉格歌》(Lager Lieder)。该作品结合了俄罗斯、乌克兰和吉普赛的流行曲风——这些曲风都是从狱友那里了解到的。
参考资料:
(1) Electronic musical entertainment device
US 2544466 A Filed April 27, 1950 Patented Mar. 6, 1951 UNITED STATES PATENT OFFICE ELECTRONIC MUSICAL ENTERTAINMENT DEVICE
Tom L. Rhea ‘The Evolution of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George Peabody College for teachers. 1972
博德的新想法是,制造一个由多个模块组成的设备,各个模块可按需连接;因着这个想法,他制造出了第一台模块化合成器——再后来,模块合成器的概念才为罗伯特·慕格、唐纳德·巴克拉等人再次利用。这台合成器,名为“声音处理器”(Sound Processor),亦名“音频系统合成器”(Audio System Synthesiser),可以让用户任意连接多个模块设备(如环形调制器、滤波器、混响发生器等)以修改或合成声音。合成器生成的声音可以录制到磁带上,也可以进行混音等后续处理:“多种已知设备相互组合,能够创造出新的声音。”(博德,1961)
穆尔济只制造过一个型号的ANS合成器,现在保存在莫斯科格林卡国家音乐文化中心(Glinka State Central Museum of Musical Culture)。马丁诺夫(Martinov)、爱迪生·瓦西里耶维奇·杰尼索夫(Эдисо́н Васи́льевич Дени́сов,英文转写:Edison Denisov)、索菲娅·阿斯戈托芙娜·古拜杜丽娜(Sofia Gubaidulina,俄文转写:Софи́я Асгатовна Губайду́лина)、阿里弗雷德·加里耶维奇·施尼特凯(Alfred Schnittke,俄文转写:Альфре́д Га́рриевич Шни́тке)、亚历山大·纳姆廷(Alexander Nemtin)等人都曾使用过这台乐器。
1961年,我曾为电影《进入太空》(Into Space)配乐。艺术家安德鲁·索科洛夫(Artist Andrew Sokolov)那些宇宙科幻的绘画作品,通过电影设备成为了动感、变化流畅的动画。索科洛夫的宇宙风景画中的光线色彩,产生了复杂的声音效果,作曲者可以以他的作品为基础,直接制作声音。我的印象里,音乐的节奏是随着屏幕上宇宙天体的运动而开始的。我曾尝试在ANS合成器的音符区画下类似的轨迹来表达这一情景,然后边听边改,直到获得理想的声音。最后我发现,以自己手绘图形为基础的声音,可以完美配合屏幕上的图像。从1967年到1968年,我尝试在ANS合成器上制造动听的音色,并掌握了多种动感电子音的波形图式。这段时间里,我在合成器上创作了这些作品:《东方回音》(Echo of the Orient)《间奏曲》(Intermezzo)《北方之歌》(North Song)《声·动》(Voices and Movement)以及《诙谐曲》(Scherzo)。这些作品都是为我(研究ANS合成器)之前工作的乐团创作的。在ANS合成器上输入这些乐团音乐的时候,我正想解决创造动感电子音色的问题,而这台合成器的声音特性,正好与乐团的声音有些相似。这些作品都被收录在一张名为《ANS》的唱片中,该唱片发行于1970年,发行商为“梅罗地亚”(MELODIA)。
后来,我使用ANS辅助创作了一部木偶戏的配乐。这部木偶戏名为《希望之焰》(Fire of Hope),使用了光电效果,从巴勃罗·毕加索的作品改编而来;该剧由莫斯科木偶剧团(Moscow group Puppet Pantomime)表演,分别在1985、1987年上演于莫斯科、喀山的电影节[4]原文未知名具体的节日;据查,应为对应城市的电影节。下文“喀山电影节”,同。——译者注,艺术指导是玛塔·茨弗里诺维奇(Marta Tsifrinovich)。我为ANS合成器创作的《变奏曲》(Variations),也在1987年喀山电影节上出现。
1991年,我开始为P.K.霍耶尼奇(P.K.Hoenich)的光影合成作品(slide composition)《罗夏狂想曲》(Rarschach Rhapsody,俄文转写:Роршах Рапсодия)创作乐曲。霍耶尼奇最出名的成就是利用光线创作的图片作品。《罗夏狂想曲》这部作品由40部抽象、半抽象的太阳投影图片组成,1992年9月,同名配乐 由国际科技美学教育协会乐团(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olyaesthetic Education)在奥地利米特希尔(Mittersill)演奏。1993年,我与瓦伦蒂娜·威希涅瓦(Valentina Vassilieva)一起创作了组曲《十二宫图》(The Signs of the Zodiac),由12首作品组成。这些音乐使用了ANS合成器、人声、自然噪音以及其他乐器。我现在正在为ANS合成器创作一部其妙的音乐组品,名为《不期而至》(An Unexpected Visit),这部作品中使用了经过转换处理的自然噪声和打击乐器。
穆尔济的学术生涯开始于莫斯科工学院(Moscow Institute of Engineers)城市建设(municipal building)专业。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后,穆尔济进入苏联炮兵学院,成为一名高级技术中尉。军队服役期间,穆尔济负责开发一种电机防空监察器,后来为苏联军队采用。战后,穆尔济进入莫斯科高等工业学校(Moscow Higher Technical School),完成了一篇主题学论文,彬并参与开发了一系列军用设施,包括炮声测距装置,防轰炸、防空系统。
“计算机演奏的音乐诞生于1957年,当时纽约市的一台 IBM 704 计算机运行 MUSIC I 程序,演奏了一段我创作的作品,长约17秒。这段音乐的音色和旋律上都不怎么出彩,但是它所代表的科技突破在今天直到今天仍有回音。Music I 驱使我继续开发了 MUSIC II 到 V 系列程序。还有不少其他人开发了 Music 10、Music 360、Music 15、CSound以及Cmix。今天,不少优秀的作品都是数字化演奏的。IBM 704及其同级产品严格说来,都是工作室计算机,这些计算机运行速度太慢,因而不能实时合成音乐。是处理速度更快、更便宜的数字芯片以及乔宁[3]约翰·乔宁(John Chowning,1934~),美国音乐家、发明家,FM合成技术创始人。发明的FM算法,使得实时合成成为可能;同样重要的是,他们让产品的价格变得价格合理。”
——马克思·马修斯《计算机音乐纵览》(Horizons in Computer Music),印第安纳大学,1997.3.8~9
MUSIC I (1957)
Music 1 程序使用机器码(汇编语言)编写,以便能充分利用IBM 704计算机的技术限制[4] … Continue reading。执行输出的音频是简单的单音三角波,无法控制音头和衰减。可以控制的参数只有振幅(音量)、频率(音高)和时值。机器输出的音频数据最开始会储存在磁带上,然后通过一个数字模拟转换器[5]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即DAC。——译者注;这期间,贝尔实验室是全美国为数不多拥有DAC的机构,他们使用DAC是由EPSCO开发的12位电子管技术转换器。转换成可听音。马修斯曾说:
1957年,马修斯和同事纽曼·古特曼(Newman Guttman)使用MUSIC I创作了一段17秒的合成音乐,名为《银色天平》[6]由于Scale有多个意义,这里取其中一义。——译注(The Silver Scale,该作品一般被视为‘学理上’计算机生成的第一部音乐作品);同年,他们又创作了一段一分钟的音乐,名为《音调变奏曲》(Pitch Variations)。两部作品都收录于贝尔实验室1962年编辑发表的作品选集《来自数学的音乐》(Music From Mathematics)中。
马修斯和IBM 7094计算机
MUSIC II (1958)
MUSIC II 是 MUSIC I 的升级,功能比前一版本更为丰富。MUSIC II 仍旧使用汇编语言编写,但不同的是,它是为运行速度更快的 IBM 7094 晶体管(而非真空电子管)计算机编写的。MUSIC II 具有4 复音,由于引入了波表查找型振荡器[7]原文为wavetable oscillator,但实际上,该时期的“波表振荡器”应是“波表查找型振荡器”(table-lookup … Continue reading,可以使用产生16种波形。
MUSIC III 引入的发生器单元(音源单元,Unit Generators,UG)机制,可以说是计算机领域的革命性进步:今天几乎所有的(音频)程序都以这样那样的形式实现着发生器单元概念。一个发生器单元,实际上就是程序内置的一个功能函数,它可以是一个振荡器、滤波器、包络整形器等等。软件使用者可以自由连接多个发生器单元,以生成指定的声音。软件还具有一个“乐谱台”(score stage),可以将生成的声音按照先后顺序排列起来。每一个(音符声音)事件,都指定了一种乐器音色,并配有一系列发生器单元的参数(频率、振幅、时值、截断频率等等)。每个发生器单元和音符事件都记录在单独的一张穿孔卡片上,以今天的标准来看,这种方式又古老又复杂,但这却是第一次,电脑程序使用了作曲家们稍感熟悉的记录方式。
MUSIC V 可能是贝尔实验室MUSIC N系列软件中,最为流行的一个版本。与MUSIC IVB/F版类似,马修斯放弃了汇编语言,转而使用FORTRAN语言为IBM 360系列计算机编写了MUSIC V。这意味着,程序运行速度更快、更稳定,而且能够运行在实验室以外的任何一台IBM 360计算机上。程序的(乐器信息、音符信息的)数据输入流程也得到了简化。该版程序上最有趣的一个新特性是,程序引入了新的模块定义,可以将模拟声音导入程序中。马修斯说服贝尔实验室放弃了MUSIC V程序的版权,这使得MUSIC V可能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开源程序之一;它的开源也保证了程序的长青、进步,直接导致了今天CSound程序的诞生。
“……我编写的最后一个程序是 MUSIC V,在1967年发布。它是我写的最后一个程序,是我用FORTRAN语言编写的。FORTRAN 语言今天仍然十分活跃,语言的健康状况也不错,所以你可以为今天的新一代计算机重新编译这个程序。威冦曾为IBM 360计算机编写了MUSIC程序,在 360 计算机不再使用之后,他又为PDP-11计算机重新写了这个程序,名为MUSIC 11;PDP-11被抛弃以后,威冦也学聪明了,使用C语言重写了程序,名为CSound。C语言也是一种编译语言,在今天仍旧很有活力;实际上,C语言是今日占统治地位的语言。所以威冦他也不必再写了。”